姜培琳透过性感的智慧|姜培琳产子

以奢华、冷艳、大气著称的中国第一名模近日有新招。

冷艳不变,性感有加,使得姜培琳身上笼罩了一种魅惑风情,令人感叹:男女老少心向往之的真正性感莫过如此罢?!前不久姜培琳为知名内衣品牌名门闺秀代言中的出镜,其极致的性感不但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更使得习惯她以往风格的粉丝们忍不住再次擦眼睛。

这是一场与性感的致使邂逅,这是姜培琳的极度诱惑。

性感只是其中的代名词。

这个来自哈尔滨的漂亮姑娘,生于1979年8月30日。

1999年获得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亚军以来,事业一帆风顺。

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模第一,为很多产品做形象代言人,包括美国美神莱宝石亚洲地区形象,温雅染发形象代言人,和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地区形象代表,目前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就读。

姜培琳,让人最心动的是,在担任模特之余她还兼有主持人,专栏撰稿和客座教授身份

这颇具戏剧性的成功离不开她的个性和追求。

美貌不是全部。

《追逐虚荣》是姜培琳出的第一本书,抢了模特出书的第一次。

书名引来的瞩目是绝对效果显著的,对此,她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虚荣是我最大的动力。

”她觉得自己取得的所有成绩几乎都是来自这一动力。

在大学她学的是运动心理学,分配到幼儿园实习时她简直是最没用的人,常常被孩子们气哭。

在老师的建议下她不顾家里反对竟然跑到上海去做模特了。

带着满腔希望和3000块钱,她参加了有头无尾的业余训练班,游遍了上海的小资风景,在弹尽粮绝时失望地回家参加毕业考试。

初闯上海的惨败并没有使她放弃,1999年她报名参加国际模特大赛,在众多佳丽的激烈竞争中她初赛就遭淘汰,没想到入围的模特中有人被取消了资格,她成为“替补选手”。

由于时间太短她连合适的服装都没有,更别说练台步了,“别人怎么走你就跟着怎么走”是导演临上台对她的唯一一句叮嘱,凭着自信和倔强,她获得了这次世界大赛的亚军和十佳两项奖杯。

谈到自己的一系列荣誉,她并没有否定机遇和美貌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全部。

模特圈拥有美貌的人太多了,而且现在评价美的标准也不一样。

我的成绩一半是因为我认真。

她会购买能找到的所有世界级设计大师的每一季时装展示会的杂志和VCD,认真地看。

这就是她学习的过程。

不会为任何理由勉强自己

对她来说模特生涯只是一种生命体验,一次挑战的结果。

她绝不会为了任何理由勉强自己

她的”自私“表现在必须清楚地问明公司每次活动的安排,经济利益,出席场合及各项细节,才会决定是否参加。

如果和她的课程有冲突,她绝不会成全别人的需要。

“我觉得知识对于我的未来比一次有限收入更有价值。

”至于各种形式的Party,她基本是远远避开。

她被称为“中国首席名模”,她是中国模特中拥有最高学历的女人;从1999年到2007年的8年间她的身份由单纯的模特变成了电视主持人、网站CEO、客座教授、董事长、专栏作者甚至进军影视圈。

这些足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兼具性感与智慧的姜培琳

那种性感中透露的智慧无不让我们心悦诚服!   她说:“我还不到30岁,我独立也才10年,我肯定还会尝试更多新的身份,让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让自己更加成熟……”      从模特到主持:两个月里,我每天都在自省

1999年,20岁的姜培琳获得了上海国际模特亚军

2007年的元宵夜,由姜培琳及国内外50多位知名模特倾力演绎的“天堂传说”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盛大上演。

时隔八年谁也不会想到已拥有多种身份姜培琳又出现在了T台上。

五光十色的T台充满了诱惑,她坦率地说:“模特给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但这个职业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改变,我是个有自控能力的人我对人生的感悟、我的理念、我的性格,都还是和原来一样。

”   2005年初,姜培琳开始尝试第二个职业――时尚节目主持人。

“那是一个非常需要专业基础的职业,而我的专业基础是零。

”已具有相当高知名度的姜培琳很直率地将自己时尚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在节目中表达出来,但起初的两个月她几乎每天都被批评。

“我一点儿也没想过放弃。

我觉得要用努力证明自己,我的机遇运气那么好,我就必须放下其它的一切,好好地自省

”在“自省”过程中,她发现之所以大家不接受她的风格,是因为她自认为在时尚最前沿,所以节目做得不够平民化。

这个自省让她终于赢得了观众的肯定。

从董事长到CEO:的确无商不奸,但我有道德底线。

2006年,姜培琳以半个传媒人的身份推出了自己的电子杂志《培琳秀客》,现在她已是好几家公司的董事长了,而“天堂传说”这场号称“中国第一内衣秀”的表演,通过国内首家全视频时尚直播网站的同步直播,网上点击率已超过了200万。

姜培琳正是这个在国内时尚界首开先河的全视频直播网站的CEO。

她说:“和以前相比,只是名片上的职务不一样了,干的活和以前没什么区别……我是个比较随遇而安的人,做事情也比较被动――我几乎不会为自己设定什么计划、目标,往往都是机会来了才去做。

”   她经起商来得心应手:“可能是遗传吧,我们家里人都是经商的。

”大多数人都认定无商不奸,姜培琳想也没想就说:“我百分之百认同这句话,说得特别对。

”但她又说:“商人的道德底线因人而异,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的道德底线就是社会责任感。

我感觉到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的提升,这些经历慢慢地磨练着我。

”      从客座教授专栏作者:四本书三个专栏,也只是兴趣而已。

硕士出身的姜培琳在大学里攻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在进入模特业、电视业并被大家认可的时候,她又到某大学、海淀区艺术学校等地当起了客座教授,并办起了姜培琳艺术中心学校。

她甚至“重操旧业”到中学里给学生们上起了心理课。

姜培琳如今已出了4本书,最多曾同时在三家杂志上开专栏

她淡淡地说:“随笔、写书也许在外人看来是件很大的事,对我来说其实不是。

我只是偶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写东西而已,我没有把它们当成是工作,因为我始终认为――把兴趣变成工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它会给自己的兴趣增添责任感,由此变得丝毫没有娱乐感可言。

”至于专栏的内容,她笑了“小女人的情感啊,还有关于品牌、关于时尚的东西,都写。

”      感情观念:“大男子主义”,他得让我有崇拜感。

说到“小女人的情感”,姜培琳说:“我觉得所有女人的情感世界观都是一样的,我也不例外。

我无所谓对方的长相、身高、财富、地位、年龄……只要是让我心动的、让我有崇拜感的人,就可以了。

我在我自己的感情生活中需要‘仰视对方’、所以对于‘大男子主义’这事,我是百分之百地认同。

我一点儿也不‘女权主义’。

”   姜培琳解释:“我祖籍山东,从小受的就是儒家传统教育。

”她再次强调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我觉得爱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淡、所以我对‘他’一定要有崇拜感――只有崇拜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至于结婚后是否会放弃现有的事业、过着相夫教子以家庭为重心的生活,姜培琳给了肯定的回答:“事业么,我会尽力而为;但家庭一定是我的生活重心了”。

至于那个会让她有“崇拜感”的另一半,姜培琳表示“还在寻找中”。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