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调研报告3000字

科左旗关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由奶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较奶农生产积极性较低等因素影响全旗奶牛饲养规模较。

进步了和掌握全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问题科左旗围绕黄牛优势产业结合对养殖企业调研走访现将产业发展现状、存问题和建议总结如下。

黄牛产业基情况科左旗按照蒙古建设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和禀赋力发展黄牛产业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发展进程逐步构建起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黄牛养殖实现规模化发展

随着全旗禁牧工作开展以肉牛养殖规模化舍饲水平持续提高养牛区和规模养牛场得到迅速发展

通实施母牛扩繁“万千十”工程全旗肉牛存栏万头苏木镇有5、超千头嘎村67、超头养殖场(户)有03、超十头养殖户8733户。

建设有标准化养殖区有7、万头肉牛养殖基地3分别是牧合、富牧业、科尔沁牛业;截止目前牧合肉牛存栏005头、富牧业肉牛存栏707头科尔沁牛业肉牛存栏500头。

07牧业年全旗黄牛存栏量80万头其基础母牛375 万头出栏肉牛3万头牛肉产量8600吨黄牛牛奶产量300吨。

预计00年将实现存栏00万头目标。

(二)肉牛改良成效明显成突出。

全旗黄牛改良主要向肉用型方向发展以提高繁殖率目标通推广应用冷冻颗粒精液配种技术黄牛品种改良取得丰硕成。

977年“科左旗黄牛新品种培育”纳入哲里木盟科技规划983年列入治区科研重项目987年制定治区地方品种标准00年科左旗黄牛改良工作国科委、农业部合验收命名“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

07年底黄牛冷配达6万头母牛繁殖率提高到80%以上繁殖成活率90%以上重动物疫病免疫密达00%。

(三)饲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有效草畜矛盾旗从饲草基地建设入手牢固树立“养而种牧而农草当粮种粮当用”发展思路实施禁牧舍饲实现草畜平衡发展

07年种植青贮8万亩年全旗饲草贮备储备达87亿公斤其青贮3亿公斤打贮青干草5亿公斤秸秆三化两贮5亿公斤;并每年种植优质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燕麦草等万亩全旗保有面积达56万亩;建设完成标准化棚舍35万平方米、窖池5万立方米全年肉牛禁牧舍饲饲草得到有效保障。

08年种植青贮70万亩、优质牧草万亩、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各万亩。

(四)母牛保险政策全面推开。

通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旗母牛保险工作全面开展。

0年以旗财政匹配金700余万元全旗基础母牛累计投保357头兑付理赔8头69万元农牧民安心发展黄牛养殖提供了基础保障。

07年财政出5076万元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母牛保险助力脱贫攻坚。

08年全旗计划完成基础母牛保险3万头

(五)奶制品行业有序发展

全旗已册养牛合作社555奶制品生产企业67。

其通辽市通和牧业有限公司册金300万元已累计投入500万元着力打造“种、养、加、销”肉牛产业建设了泌乳、干奶、育肥、育成、产房和犊牛牛棚具备现代化挤奶生产线条、奶制品加工生产线条库、草库、饲加工、青贮窖等配条设施齐全已养殖各类牛8头其基础母牛70头(产奶牛97头待产牛73头)日产鲜奶00公斤可销售鲜奶000公斤日。

奶制品效益对比按照黄牛奶元公斤计算加工成酸奶售价7元公斤较鲜奶增收07元公斤。

外通和牧业有限公司通“公司+贫困户”托管代养模式成功带动70户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行列年分红3000元人发挥了企业带动扶作用。

(六)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渐完善。

是加快绿色有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建设

旗07年开始投入使用“蒙古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实现录入系统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目前系统已对7企业生产8种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食品进行了录入主要包括鱼类、蒜、禽、蛋、玉米碴、荞麦、绿豆类等。

由旗乳制品没有获得“三品标”认证不属系统管理围。

二是加行业监管力。

08年该旗将食药监局和工商局、质监局整合科左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现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无缝监管通开展每季奶制品作坊专项检货证票、加工环节安全检验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抽等方式推进手工奶制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奶产业发展存问题 ()政策不明晰。

目前通辽市地区还没有关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

黄牛产业发展方向打造肉牛产业链因奶牛总存栏数不多、总体规模产奶量相对较低。

(二)黄牛牛奶收购受限。

黄牛产出牛奶蒙牛、伊利等企业不收购加奶业发展总体产业化、集程不高、龙头企业对牛奶要严格奶农利润率底因农牧民对奶牛饲养积极性不高旗没有奶收购黄牛奶养殖户和型乳品加工厂无法建立起稳定牛奶买卖关系。

(三)奶制品品牌建设力不够。

手工奶制品无行业标准全旗黄牛奶产品主要以手工作坊制作销售酸奶、奶豆腐、奶干、黄油等产品无行业标准指导、无企业标准规部分进行商标册、无生产日期、生产地、保质期、产品基指标等标识、无“三品标”认证品牌。

(四)企业发展面临土地金瓶颈。

旗结合实际重新出台了招商引优惠政策但与周边地区政策比较土地优惠政策吸引力还不够强。

加部分企业由金链紧张建设周期较长难以按预定建成投产影响地区产业发展壮。

(五)行业监管难。

是缺乏监管指标。

由多奶制品生产企业处传统庭作坊、手工制作状态不具规模销售上表现街头、集市零售工作人员只能通产品品相、气味等判断优劣监管难较。

二是基层硬件设备不足。

奶制品属生鲜食品要就近快速检验而基层食品监管部门缺乏相关监测设备制约食品安全头监管。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

由机构改革等原因食品药品领域编制受限技术人员有限导致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缺乏人才。

三、建议和期盼()加快政策体系建设

希望上级政府和部门进步修订完善关奶业振兴、乳品质安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产业配套发展政策方案加快修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完善指导企业全程监(检)测系统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引导地区和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支持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诚信律制规手工奶制品行业发展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研究民族贫困旗县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土地使用优惠政策设立微、合作社产品开发奖励基金促进和保障奶产业有序稳定繁荣发展

(二)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是鼓励建设作坊区。

建议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研究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方案鼓励和引导产业发展基础较农村牧区建设镇级食品加工食品区强化加工企业、商户统管理减少监管盲区。

二是研究制定入驻企业优惠政策。

建议各级开展专项补贴激发众创新创业热情引导企业入驻区形成畜产品加工业聚集发展高地。

三是提高产业链监管力。

建立各级奶产业监管领导组和办公室明确职责统筹有关部门力量形成乳制品上游、终端、末端全产业链无死角监管。

四是研究制定手工奶制品行业发展规。

奶制品生产规不仅要抓企业更是要引导微企业和商户良心运营完善行业准入格强化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加强行业全环节管理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五是鼓励企业开展“三品标”认证。

加宣传力扶持、引导、推动企业、合作社开展“三品标”产品认证实现乳制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拓宽市场推广效应。

(三)建设奶分级收购标准体系。

是引导企业开展分级收购。

推进生乳收购“按质论价”进程制定生乳分级标准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合理使用不等级生乳生产差异化乳品。

二是引导奶农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设立专项金支持基层探和创新适合当前国情奶基地建设模式奖励“公司+农户”“公司+牧场区+奶户”“奶社”“规化牧场”不层次优秀营实体通型拉动奶上游产业规化发展

(四)基层微企业发展期盼。

是政策和金扶持。

以通辽市通和牧业例由金瓶颈企业规模扩受限。

企业期盼获得政府政策性扶持和低息信贷金助推进“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发展

二是打破行业壁垒适当放宽格准入。

目前因液态奶产业政策规定液态巴氏灭菌鲜奶每00公里只有型乳制品厂规模企业进入受限通和牧业生产液态奶生产只能以“鲜奶吧”作坊形式地生产销售。

企业期盼扩行业准入格让有生产能力企业参与其繁荣奶业市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