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

如何帮助投资者转变心态,让原有投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群体接受形势的转变,对银行理财经理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下载论文网 央行会同银监会等部门于2017年11月17日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业内称资管新规)中,与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的要求有以下几点需重点关注: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被归类为资产管理产品,必须符合禁止滚动发行、多层嵌套与刚性兑付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值计算并披露产品净值,确定申购、赎回价格的要求;长期化与净值管理要求对于传统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在2019年6月底前的?^渡期内做出调整。

对于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的走向,笔者分析如下:   首先,根据资管新规要求,多数银行会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90天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渡期限内将逐渐由资产管理子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代替。

这意味着,银行资管子公司将与有多年操作经验的公募基金业者直接交锋,银行自身的投研能力和净值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待加强,初期的胜算不大。

其次,银行净值客户理财产品可能和私募产品直接对接,银行的高端理财门槛或将提高到资管新规要求的“合格投资者需拥有500万元金融资产”的门槛。

再次,对于保本类产品,包括与指数或其他标的挂钩的结构式产品,将以表内业务的结构型存款替代,视同存款管理,相应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

最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的目的是“更高收益的定期存款”,而不是要“投资某一类特定资产”,且以持有到期为主要获取收益方式,因此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的需求高度稳定。

若改为公募开放式的产品,其黏性将低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很难取代以往占75%以上的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份额。

因此,未来一两年内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或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以往,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在到期后以预期收益率兑付,因此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与投资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对承担风险的认知不同。

根据资管新规,今后将很难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的产品,也禁止以资金池的方式投资,即使没有净值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降低。

以往,债券以成本计价,净值化以后按市值计算,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性较大。

在禁止刚性兑付的要求下,投资者很可能需要承受亏损。

因此,如何帮助投资者转变心态,让原有投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群体接受形势的转变,对银行理财经理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