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伟合:南粤同声传译第一人:同声传译仲伟合

仲伟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

兼任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翻译协会理事、广州外事翻译协会副会长等。

曾为多位国家及省市领导人担任口译工作,享有“九段翻译”、“南粤同传第一人”等美名。

仲伟合获得过的荣誉有――   199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师;   1998年: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   1999年:广州翻译协会十佳会员 ;   2000年: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   2001年:广州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   2003年:广东省第二届杰出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   2004年: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州市科协“杰出贡献奖”;   2005年: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英女王曾接见他      1966年2月,仲伟合出生在江苏连云港市。

从小,他在语言学习方面就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天赋。

中学期间,仲伟合疯狂地喜欢上了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92年,从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研究生毕业之后,仲伟合来到已经期待他多时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工作。

由于表现出色,他在1995年被广外大选派到英国Westminster大学继续深造,攻读翻译学“国际会议同声传译”方向的第二硕士学位。

在英国留学期间,仲伟合的表现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有一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来到Westminster大学视察,学校里举行了非常盛大的典礼来迎接女王,还在全校挑选了9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待女王的接见,仲伟合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

在女王接见教师和学生代表的时候,仲伟合还客串起了女王的翻译,他的翻译水平很快引起了女王的注意,女王开始主动和他交谈。

当伊丽莎白女王知道仲伟合是一名来自中国广州的大学教师时,她显得非常惊讶,因为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虽然数不胜数,但像仲伟合这样以大学教师的身份到英国继续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女王当即和仲伟合亲切握手,盛赞了他的翻译技术,还关切地询问起他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那一刻,仲伟合倍感荣幸。

国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开国际会议的情景,无论是谁演讲,无论他用的是哪一种语言,与会者只要戴上一个小小的耳机,就可以几乎在同一时间里听到自己熟悉的本国语言,使得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沟通起来方便而及时,毫无障碍。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坐在会场边上特制的传译厢里的同声传译员,他们边听演讲边以与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把演讲的内容口译出来。

同声传译,一直被认为是外语口译的巅峰,“同传”译员一直是全球奇缺的人才。

之所以奇缺,是因为同声传译的难度很大,对译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必须有一心三用的本事:要同时耳朵听原语、脑袋中翻译、嘴巴讲目的语。

同传”对译员的脑力和体力都是一种称得上是极限的挑战。

1996年10月,仲伟合在英国顺利获得翻译学“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的硕士学位,即将毕业的他面临着留在英国还是回国的艰难抉择。

当时,英国著名的帝国理工大学正在筹备汉语系,非常希望他能过去担纲任教。

同时,他的母校Westminster大学也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留校工作。

不仅如此,和他同在英国留学的妻子也找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留在英国,他们将会过上国内许多人羡慕不已的生活;回国,则一切都是未知数。

仲伟合却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当时,国内同声传译人才奇缺,北京仅有10多人,广东还没有自己的同声传译专门人才,每遇国际性的会议就要花高价到北京请人。

作为广东最早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主修“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的留学生,仲伟合深深明白被称为中国经济大省的广东是多么迫切地需要一个专家来建立和培养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同传”队伍,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将学到的高、精、尖的同声传译学科带回国内去。

而且,中国人向来讲求“饮水思源”,仲伟合告诫自己不能辜负了广外大对自己的厚爱和培养。

经历了内心的一番挣扎,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国,他要做广东同声传译”的领军人!   其实,在1996年底,留学国外的人员回国就业和创业已经渐成趋势,因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出了大量的机会,而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更是给留学人员归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

开创大陆高校第一个翻译系      回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仲伟合牵头创办了中国大陆高校的第一个翻译系,开始系统地培养外语口译和笔译人才。

当时没有任何创办翻译系的先例或者经验可循,所以仲伟合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是开拓性的。

他所开设的许多课程在广外大英文学院乃至整个国内高校中都是首次开出,既少资料,又无教材。

每上一节课他所花的备课时间要超过上课时间的好几倍。

慢慢地,仲伟合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广外翻译系步上了正轨。

他顺利地主持制定了翻译专业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又主持改革了广外大英文学院英汉口笔译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翻译系开设了专业翻译课程。

紧接着,仲伟合又有了新的“大动作”――他成了广外大第一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英汉同声传译课的教师,为广外大的教学填补了一项巨大的空白,也使得广外大成了到目前为止我国唯一一所在本科生阶段开设“同声传译”课程的高校。

仲伟合开设并担任主要任课教师的“英语口译”课也受到师生们的普遍赞赏,并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课程及广东省精品课程,而另外一门课程“交际英语”则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广外翻译系成立之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也相继学习广外大的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翻译系,开始培养同声传译的人才,使得几年后的今天国内的同声传译人才紧缺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可以说,仲伟合所创办的广外翻译系在国内是一个创举,他为国内高校翻译系的开设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可以遵循的榜样。

于是,各种荣誉接踵而来――   1997年他被评为广外大优秀教师;   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并获“南粤教坛新秀”称号;同年,他被破格评审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获“广外大优秀教学奖”;   2000年被评为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先进个人、广州翻译协会十佳会员,并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杰出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   2003年,年仅37岁的他已经成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省长竖起大拇指      2001年11月,广东省将举办盛大的省长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届时将有25位跨国公司的“头面人物”前来出席。

在这次咨询会之前,广州的主要翻译精兵都集中在广外大的同声传译小组。

虽然他们曾在深圳高交会、首届广东经济国际咨询会和2000年广州世界大都市年会担任“桥梁”,但面对2001年这次规模和规格都空前的省长咨询会,筹备组的委员们心里还是打起了鼓,迟疑着要不要花高价去北京请更厉害的同声传译“高手”过来?   时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的王岐山拍板了:大会翻译还是要用广东自己的人!于是,这次国际咨询会六个小时的闭门会议、四场专题会议、四场实况转播和四场电视台的“赢家对话”――“洋顾问”会上所有的同声传译工作,全部由仲伟合带领的广外大六名教师和两名学生组成的八人翻译小组承担。

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咨询会翻译工作,仲伟合翻译小组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新用语”、“科技常用语”、“经济金融常用语”,光这些专业资料翻译小组就准备了20多页纸。

当时要参加咨询会的25名顾问,分别来自金融、商业、汽车、石油等七八个领域,专业词汇面广、量大,任务十分艰巨。

咨询会开始了。

仲伟合带领的广外同声传译的人员闷坐在小小的传译厢里,每分每秒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与会者的发言,然后再在脑子里迅速消化,再一字不差地把它翻译出来。

由于要边听、边想、边说,“一心三用”,翻译者的脑力和体力消耗都非常巨大。

仲伟合让他的小组成员轮番上阵,每人15分钟。

他说:“如果时间再长,体力下降,思维跟不上,翻译的传达率就会降低。

”   时任省长的卢瑞华非常体恤“同传”工作者的辛苦,在一次tea break(中场休息)的时候,他特意走到传译厢旁去慰问仲伟合翻译小组。

卢省长也是一个外语高手,能使用英语和日语,他饶有兴趣地和翻译小组成员交流起翻译经验来,还对仲伟合竖起大拇指,连说了好几个“Excellent”,你们真的太棒了!   顾问会结束时,一向要求严格的王岐山副省长结合诸多“洋顾问”的意见,也对仲伟合露出了赞赏的笑容。

从此,仲伟合“九段翻译”的美名就传开了。

做克林顿的贴身翻译      2002年5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应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邀请,前来深圳参加一次商业活动,这是克林顿卸任总统之后第一次访华。

克林顿在深圳威尼斯酒店发表了题为《WTO与中国经济》的热情洋溢的演讲,时间为两个小时,为演讲做激情同声传译的正是仲伟合

仲伟合说,克林顿真的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你无法不为他倾倒,而且,他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演说家,其演讲用词之工整,逻辑之严密,令人惊叹!如果一个翻译人员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美国文化背景,在为他做同声传译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词不达意甚至是卡壳的情况。

为了让这次同声传译做得更漂亮,仲伟合特意在克林顿演讲之前和他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大概了解了他的演讲方向,终于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同声传译任务,克林顿也对他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

2004年11月,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访华期间,仲伟合全程担任翻译,为普雷斯科特与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谈做口译

其中,在钓鱼台国宾馆负责吴邦国副总理会见英国副首相时的翻译任务最令仲伟合难忘。

仲伟合说,平时,我们在电视上见到吴邦国副总理,都是在重要的外宾接待场合或者是国家级的会议上,感觉他非常严肃,不苟言笑。

但私底下,吴副总理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关心。

那天的会见结束之后,吴副总理特意走到仲伟合的身边,笑眯眯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翻译得很好!你的表现非常出色!”      申亚的大功臣之一      2004年4月,有一件让广州整个城市为之沸腾的事情,那就是广州申亚

而担任陈述报告会首席翻译以及文献资料译审工作的就是仲伟合

申亚的过程中,有两个极其关键的回合,一个是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申亚陈述,另一个就是亚奥理事会对申亚城市的实地评估,其中又以亚奥理事会的实地评估对申办结果最具影响力。

当亚奥理事会抵达广州的时候,广州亚申委全体成员都憋着一股劲,誓言要让广州在亚奥理事会委员的脑海里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如果这个时候在沟通上和亚奥理事会出现了问题,那结果将是大家所不愿意见到的。

为此,广州申亚小组派仲伟合负责亚奥理事会在广州期间所有会议以及活动的同声传译

仲伟合举止沉稳优雅,翻译精彩到位,为广州申亚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印象分,赢得了在场的省市领导、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奥委会成员的一致好评,也为广州最终申亚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仲伟合也因此成了广州申亚的大功臣之一。

为“仲家军”而自豪      当初之所以选择回国,正是因为仲伟合渴望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同声传译人才。

如今,这一愿望已经硕果出现――广外英文学院的翻译队伍已经活跃在岭南大地。

广东同传”中有10多位都是仲伟合带出来的研究生和年轻教师,被人们称作“仲家军”。

这是仲伟合最引以为豪的。

仲伟合说:“作为一名老师,我最骄傲的不是我自己掌握了同声传译这项技能,而是近几年来自己培养出了一批人,使得广东省有了自己的同声传译队伍。

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技艺全部传授给别人,就像以前的师傅教徒弟武功的时候都会留着最后一手绝活以提防徒弟一样。

但是,广东是经济大省,现在更要发展成为文化大省,经济强省,和国外的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对同传人才的渴求将越来越大。

我愿意看到广东的迅速发展,所以愿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今后,我将培养更多的优秀译员,以进一步缓解同声传译人才紧缺的状况。

”   在广外大,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漂亮女老师的课,前几排坐的都是男生;帅气男老师的课,前几排坐的都是女生;而碰到仲伟合老师的课,则无论是男生女生都往前几排挤,因为仲老师的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传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们都说,上仲教授的课是最大的享受。

在仲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常被他的幽默与博学所吸引,连枯燥抽象的《西方翻译理论》都被他讲得妙趣横生。

同一门课他会不断地更新内容,每一次讲授都有精彩之处。

他独创的“三角对话”、“学生自助式模拟国际会议口译”等口译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在历次学生考评中,他的教学质量得分都是优秀。

学生的好评,最让仲伟合有满足,他说:“在众多的赞誉中,我更喜欢学生的赞扬。

”   仲伟合的声名越来越响,不少单位许以高薪想“挖”他,但都没能打动他。

他说:“我出去,只是一个人发挥作用,可我留在教师岗位上能培养一批又一批人,能让同声传译这门学科在岭南大地上扎根。

”   2005 年5月,广外大成立了“高级翻译学院”,仲伟合众望所归成了该学院的首任院长。

仲伟合说:“回国9年,我最感欣慰的就是看到广东同传’人才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同事们精诚合作,争取把广外大高级翻译学院办成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翻译学院!”。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