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

2015年6月以来,我国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安徽、吉林等部分地区,鸡群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以心包积液肝脏肿大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病变,暂将该病称为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

该病主要发生于20—30日龄的肉鸡,包括817、肉杂等,发病后4—8d为死亡高峰,病程8—15d,死亡率达20%—30%。

同时蛋鸡20—70日龄以及200—300日龄也有发生,但死亡率低于肉鸡。

目前,该病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给我国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及动物回归实验,课题组目前已证实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病原为禽腺病毒4型。

该病于1987年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附件的安卡拉地区,故也称为安卡拉病,我国之前尚未见该病发生与流行的报道。

1 发病情况  各种品种鸡群均可感染发病,包括海兰褐蛋鸡、三黄鸡、麻鸡、肉鸡、肉种鸡、乌鸡、817、肉杂鸡等。

该病主要发生于20—30日龄的肉鸡,包括817、肉杂等,自然发病日龄最小的为7日龄

发病后4—8d为死亡高峰,病程8—15d,死亡率达20%—30%。

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死亡前均正常采食,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突然倒地死亡

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病鸡心肌柔软、心包积有淡黄色透明的液体,液体遇冷可凝固;肝脏肿胀、质地变脆,个别死亡鸡可见脾脏肿大,肺脏淤血。

发病肝脏中央静脉和窦状隙广泛淤血、肝细胞严重脂肪变性,同时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

推测病因为腺病毒使肝脏受损,肝脏的受损造成白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胶体渗透压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心包积液肺脏的缺氧又可以加剧心脏负担,加剧心包积液

3 实验室诊断  3.1 病原分离  该病原目前已证实为禽腺病毒4型。

发病肝脏等研磨后接种9—11日龄鸡胚,可分离出病毒。

该病毒对鸡胚致死率不高,感染胚尿囊液中含有病毒。

3.2 PCR检测  取发病肝脏等组织,按照试剂盒说明提取病毒核酸后,PCR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

发病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可以检出,但肝脏检出率要高一些。

4 防控  根据前期研究,参考国外对该病的防控经验,我们提出了一些防控措施。

首先对发病养殖场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止该病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其次做好流感、新城疫等疫苗免疫,减少临床发病率与死亡率

从临床病料PCR检测结果来看,禽腺病毒感染后,往往会继发禽流感等,加速了鸡只死亡

第三,做好种鸡群病原检测,防止该病毒经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子代;第四,有条件鸡场可采用组织水苗以及卵黄抗体预防治疗。

我国目前尚兀商业化疫苗以及卵黄抗体,相关机构应加快预防与治疗制剂的研发进程。

第五,大群采用抗病毒、增强免疫力药物,发病鸡同时可用保肝护肾、利水消肿、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

第六,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勤通风,降低养殖密度,减轻心肺负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