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学生习作表达_

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生动、丰富的习作表达需要生活素材的积累。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泗阳县,南临美丽富饶的洪泽湖,既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名,又有“中国意杨之乡”之称;既是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也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洋河大曲的发源地。

本土悠久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笔者发掘地方本土文化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链接,既丰富了学生习作表达,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当然,乡土素材不会像突然矗立在眼前的一座崭新宫殿一样,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它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发掘和感悟。

发掘和感悟的方式有两种:主题阅读和社会实践。

主题阅读是服务于特定习作目的的阅读。

未经打磨的原始素材,给人的印象是陈旧的、凌乱的,甚至是隐藏的,学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所选定的乡土习作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给学生感悟探究的思路,帮他们挑选合适的“发掘工具”,擦亮“眼睛”,在主题阅读中打开习作思路,实现阅读与习作的“和谐共振”,唤醒学生的实地感悟。

对此,笔者根据地方本土文化资源内容,为学生收集了大量的习作资源,编写成《泗水流韵•小学生乡土习作教学配套资源集》共八册,为学生在观察视角、选材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每一个环节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范例和指导,以“素材库”“导航台”“百宝箱”“精品屋”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开拓了学生作文的思路,丰富了学生的实地感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们终于写出了一篇篇别开生面的本土文化佳作,信心倍增,感受到习作的快乐。

社会实践包括实地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掘相关的习作素材,并进行合理利用,让民风民俗、社会风情、乡土历史等成为现实的习作资源,让学生在开掘本土的个性习作资源中,寻求到本土文化习作表达的契合点,让写作成为学生乐于去做的事。

一、亲近“美丽自然”,描摹乡村画卷   美莫过于大自然。

泗阳素有“绿色林海,生态家园”之称,神奇秀丽、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色皆为学生习作资源。

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去仔细观察平平常常的自然景物,从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实现学生习作表达向自然的开放,与自然融为一体。

如描写亭台楼阁、绿树环绕的公园美景;描写古朴典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描写运河之滨,泗水新城的繁荣胜景;描写绿色林海,农夫庄园的环境静谧……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纯净的家乡之美,用孩童聪颖的心灵去描摹体味自然的感受。

不少学生的作文描绘了一幅幅景色各异的乡村画卷。

翁春阳:《森林公园之行》   小河缓缓地流动着,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岸边的草坪十分柔软、温润,小草穿上了绿色的礼服,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

远看,似乎有一位长发飘逸的少女梳理着自己那光亮、柔美的秀发;近看,原来是柳树仙子坐在岸边观赏着春天生机勃勃、焕然一新的景象。

二、体验“特产制作”,传扬家乡美誉   地方特产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泗阳地方特产品种丰富,其中“洋河大曲”则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文化的源远流长,浸润了地方人豪爽的性格;《核舟记》一文中描绘的“桃雕”工艺品亦发祥于此。

除此之外,“洪泽湖银鱼”“泗阳膘鸡”“八集小花生”“新袁羊肉”“洋河车轮饼”“丁庄大菜”等特产更具地方特色。

其中任何一种,均成为学生自由选择的习作素材

笔者带领学生观看特产的制作过程并品尝特产,让学生对地方特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习作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如写“云渡桃雕”时,有的介绍桃雕的形状、传说,有的介绍桃雕的制作要领、技巧,有的介绍桃雕的艺术价值,有的介绍云渡桃雕艺人的精神,有的帮桃雕写起了广告词……这样的习作,既弘乡土文化,又扬家乡之美名,同时激发了学生家乡的热爱之情。

史伟松:《家乡的骄傲――桃雕》   桃雕的来历我们知道了,可是制作呢?   首先,工具就要准备好多!有锉子、刻刀、砍刀、锥子……第一步,去掉桃肉,不能带半点儿桃肉(一般人们都会用煮的方法去肉);第二步,把桃核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一夜;第三步,用砍刀砍出初步形状;第四步,用锉子把它挫成形;第五步,用油把它擦得发亮;第六步,用红色绒线把它系好。

最少经过这六步,一个桃雕才能“出炉”!   三、探究 “民间掌故”,打开尘封往事   “民间掌故”即指民间流传的名人轶事、制度沿革等。

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对于现存的一些东西,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笔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掌故的探究和挖掘。

同时自己也深入进行调查、走访,和学生们共同学习。

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笔者所教的班级还真收集到许多资料,如“古黄河历史的变迁”“三庄汉墓群泗水古国历史”“中国意杨王的风姿”“泗阳来安夫妻银杏树的来历”“古代驿站――众兴崔镇的追溯”“情人岛与王母石的传说”“穿城古井之说”“刘世勋烈士追踪”“龙眼滩的传说”等素材

学生在此基础上,下笔成文,水到渠成,崭新的精神体验在行文中得到充分展示。

学生在稚嫩的评价中显现出独到的思考,在自我的体验中流露出骄傲的个性,从旁征博引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郑宇:《追忆英雄盖世的项王》   我们兴奋地下了台阶。

你若是细心观察,共有31个台阶,你知道为什么是31个台阶吗? 原来这31个台阶就代表项羽一生31年走过的风风雨雨。

随后,我走进项王故里,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金属制品,有三条“腿”――鼎,据说起初它是煮饭用的。

这让我想起来在宿迁的西郊,有一个雕塑叫霸王举鼎,相传他能举起这个八百多斤的鼎呢!这充分展现了项王的霸气。

接着,看到了项王亲手种植的千年槐树。

这棵槐树历经沧桑,但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让我想到,项羽的故事虽然久远,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四、感受“民俗风情”,激发淳朴乡情   民俗最能体现民族性,各地的民俗风情在神州大地上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会强化着人们的民族性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它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沉淀,乡情的根基。

“十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风俗人情好像洒落在人间的颗颗珍珠,如何将这些珍珠串起来形成一串串美丽的项链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生活中,学生自己拿着小本本,走家串门,上访下问,异常活跃。

有的研究民间传统节日,有的研究人生礼仪习俗,有的研究生活习俗,有的研究行业习俗。

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勇气,提高了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他们在纯真朴素的乡情中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在乡情的历史长河中自由畅游,浮想联翩。

厚道的人情,朴素的乡情,拨动了学生弘扬乡土文化的心弦,催生讴歌乡土文化的幼苗,激发强烈的创作热情。

《端午节》《小姨出嫁》《给外婆祝寿》等多篇习作勾画出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乡村民俗画面,表达了稚嫩的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李焕瑛:《喜庆的春节》   大年三十早晨,我刚起床,就看见家人都忙活起来了。

到了中午,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团圆饭呈现在眼前,我们不禁胃口大开,不住地赞叹。

大年三十傍晚,爷爷在街上买回了不少吉祥物:有几只高升(烟花),希望我今年高升,考入泗阳中学;有几张大鱼贴画,希望我们全家年年有余;有一对春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我看了不禁拍手叫好。

夜幕降临,我们吃了团圆饭,几个孩子又开始吃点心,弟弟吃着吃着,把一只盘子摔了,奶奶连忙走过来说:“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

”春节期间就是有趣,连说话都有讲究。

我还想吃点小点心,奶奶叫我自己去拿,可点心没了,我便喊“奶奶,没有了!”奶奶却生气了,虎着脸说:“什么没有了?新年怎么能讲不吉利的话?”我连忙改口:“奶奶,有,点心多着呢。

”奶奶这才有了笑意。

12点快要到了,我连忙把烟花摆到院子里,开始倒计时:3、2、1,“呼”,绚丽多彩的礼花飞上了天,用手中的这支画笔涂抹着天空这块大黑幕,真美啊!在那一刻,我祝愿我们全家永远幸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资源库。

教师要引导孩子去关心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还要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之中,使之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

这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这不正是习作教学的最终本真吗?      本文系江苏省2008年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与本土文化资源有效结合的实践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D/2008/02/145)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