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枣黑斑病的病原分析与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摘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阿克苏地区周边枣具有型枣(Zz b ll)黑斑病症状病进行病原鉴定测定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多抗霉素对枣黑斑病防治效。

结表明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其致病病原菌细极链格孢菌(lrr )。

多抗霉素 500倍稀释液对枣黑斑病发病率防治效9%;其次是3%戊唑醇5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895%;再者是5%苯醚甲环唑 500倍稀释液防治效75%。

关键词枣(Zz b ll);黑斑病防治效;阿克苏;细极链格孢菌(lrr )图分类3669 献标识码 编k039807006g l l rl Rr k Zz b Blk Gl(k Vl l llg k 83000Xg)br l r blk k r’ b(Zz b ll) rr r g b g l r rl bzl rlrb lrlzxrb zl rbz lx r r b blk rl g lrr rg rlgl rr rl lx 500 l r b lvl b 9%; 3% bzl l 5 000 l rl 895%; r r 5% zl 500 l rl 75%K r b(Zz b ll); blk ; rl ; k; lrr 阿克苏位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山脉段南麓年平气温79~7 ℃年降水量53~06。

阿克苏境有 93条冰川总面积达 098 k储水量 5亿3。

阿克苏所处特殊地理位置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越然条件。

从市场价值、水土光热环境和种植成等综合因素考虑枣(Zz b ll)成适宜优势树种。

009年阿克苏地区枣种植面积已有 8万是新疆红枣生产基地。

至03年阿克苏地区枣种植面积达到3万。

因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较济效益、良生态效益和丰富营养价值枣已成阿克苏地区项支柱性产业。

随着阿克苏枣栽培面积与种植规模不断扩以及面积推广矮化密植种植方式使得枣黑斑病成该地区枣树主要病害致使枣产量损失率达0%~30%发病严重其减产率更是高达50%~70%。

黑斑病主要害枣叶、花和实。

发病早期叶片出现褐色病斑尖枯退绿期叶圆呈现黑斑并变黄卷曲脱落。

黑斑病对实危害初期枣表面呈现出黑并且随着实体积长病斑也随扩导致腰部皱缩。

病斑常发生枣脐部或顶部枣会带或者多病斑。

期病部皮下组织坏死变褐色病斑呈半圆形软木状组织深入肉使得肉味苦并终导致实量腐烂。

黑斑病由真菌引起病原菌以菌丝体与分生孢子潜伏残落枣吊、枣头和僵里并年枣树萌芽至花期分生孢子就会借助风雨传播侵染[]。

根据相关报道从新疆枣黑斑病实里分离出种病原菌包括成团泛菌( gglr)、梅奇酵母(k zzl)、枯草芽孢桿菌(Bll bl)[]与些放线菌[]这些病原菌受影响尤其高湿环境下更加利孢子、菌丝生长。

适宜病原菌生长温5~35 ℃只有温达到0 ℃病原菌才不会生长而阿克苏黑斑病发生高峰期通常7~8月。

国学术界对枣黑斑病说法不致普遍认是由链格孢属(lrr)、茎霉属()与毛盘孢属(llrr)3属真菌或者是由这3属真菌混合侵染所导致[56]。

研究将分析阿克苏黑斑病致病病原菌并对其防治策略进行研究。

材与方法 材阿克苏黑斑病实选取阿克苏地区周边枣具有型黑斑病症状病培养基选择培养基、B培养基、LB培养基培养基与细菌生理生化常用培养基

与LB培养基用细菌分离培养[3]扩增培养基主要用真菌培养B培养基主要用培养性状观察。

方法 病原菌分离 采集具有型黑斑病症状病清水擦洗3遍无菌水擦洗3遍乙醇擦洗3~5遍用无菌打孔器从枣病斑处取少量菌体放平板里位置置5~30 ℃培养7~ 观察菌落变化特征。

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菌进行分离直到形成单菌落

病原菌鉴定 将分离到单菌株接种到氏培养基5 ℃室温环境下培养7~ 观察菌落特征用显微镜观察菌丝体与分生孢子形态与着生方式以确定病菌类型。

也可以把已纯化病原菌接种培养基8 ℃恒温环境下培养3~5 用接种环平板上刮取适量孢子放入盛有00 L含005% 80离子水通六层无菌纱布滤多次滤菌丝体利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里直接计数把孢子数量调整到05L。

鉴定病原菌用玻片培养法把病原菌培养7 借助真菌形态学依据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鉴定病原菌种类[]。

3 杀菌剂防治效测定 以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多抗霉素杀菌剂以极细链格孢菌作靶标菌离体环境下检测化学杀菌药剂对该菌产生抑菌效力以筛选抑菌效化学药剂浓。

取80 μL孢子悬浮液与相量药液混合对照组把孢子和相量无菌水混合;将混合药液和对照组混合液依次滴入凹形玻片置保湿培养皿上;将保湿培养皿置7 ℃恒温培养箱黑暗培养 统计孢子萌发率(对照组有80%孢子萌发进行统计)。

每种杀菌剂用3种浓进行3次重复。

统计数据是3次重复平值校正死亡率校正萌发率校正萌发率(处理组萌发率对照组萌发率)×00%。

将室筛选出药剂进行田药效试验共设置7处理。

处理3%戊唑醇5 000倍稀释液;处理5%苯醚甲环唑 500倍稀释液;处理3 5%吡唑醚菌酯 000倍稀释液;处理80%多菌灵 000倍稀释液;处理550%氟硅·嘧菌酯 500倍稀释液;处理6多抗霉素 500倍稀释液;处理7对照(K)不喷药。

各处理完全按照随机区组排列采用背式手动喷雾器匀喷药每处理067 分别8月7日、9月6日、0月7日对全株喷施共喷施3次每处理喷洒药液00 L直到叶面滴水止。

结与分析 病原菌鉴定病原菌培养7 直径达到6 其菌落生长速非常快病原菌菌落表面黑褐色质地棉絮状无渗出液菌落背面黑色分离得到种病原菌病原菌X菌落表面倾向淡黄色见图、图另种病原菌菌落表面倾向白色见图3、图。

病原菌X分生孢子梗灰色到榄褐色单生细长直或略弯分隔偶分枝基部略膨(900~800) μ×(75~0) μ。

分生孢子倒棒形、卵形或椭圆形成熟孢子有纵横隔膜横隔膜或者半横隔膜有7~0 纵隔膜和斜隔膜有~6分隔处稍隘缩还有~主横隔膜形状较粗而色彩深具柱状喙和假喙浅褐色。

病原菌形状和病原菌X类似不就是成熟孢子横隔膜比较短而且数量只有~7。

结合真菌鉴定记[7]初步判断病原菌链格孢属(lrr)。

性分析病原菌X和lrr (细极链格孢菌)性接近996%形态特征很相似;病原菌和lrr (细极链格孢菌)性是00%形态特征完全相。

杀菌剂防治效田药效试验结见表。

由表可知7处理枣黑斑病病率分别是6%、%、%、7%、3%、5%、57%。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多菌灵、氟硅·嘧菌酯和多抗霉素防治效分别895%、75%、6%、56%、56%、9%。

其多抗霉素 500倍稀释液对枣黑斑病发病率防治效9%;其次是3%戊唑醇5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895%;再者是5%苯醚甲环唑 500倍稀释液防治效75%。

3 结与讨论林忠敏等[]对山西太原、交城等市县枣上发生枣黑斑病进行研究鉴定病原交链孢属lrr 与茎属。

王军等[5]对山东省沾化县与河口区发生枣黑斑病进行研究鉴定病原菌是细链格孢菌[ lr(r) Klr]。

宗淑萍等[6]对黄骅市冬枣黑病研究发现病原菌是仁茎霉( r ü)、桑壳圆孢菌(r l )和细链格孢菌

趙华等[8]对云南省红河州枣黑斑病研究确定其病原菌是由交链孢属(lrr )、茎霉属( )、毛盘孢属(llrr )等多种类型真菌混合浸染引起病症。

试验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枣黑斑病研究发现其病原菌是细极链格孢菌(lrr )这与孙学[9]研究结致。

极细链格孢菌是类非常多见植物病原真菌能恶劣环境生存其寄主种类较多[0]包括染柚、脐橙、柠檬、花生、向日葵、柑橘、棉花、杏、辣椒、葡萄、草莓等植物而不植物病害具体防治方法也不。

针对枣极细链格孢菌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对极细链格孢菌抑制作用。

通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试验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十分明显抗菌活性与非常强抗逆能力芽孢还能制成可湿性粉剂等不剂型且不失活是种很生防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上单菌落近似圆形呈乳白色形状非透明状、有隆起皱褶、边缘整齐、没有乳化现象。

菌体是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鞭毛没有明显特征。

枯草芽孢杆菌受温和影响 7、35 ℃环境下生长良但强酸与强碱环境生长会受到抑制。

因不能满足温8~35 ℃、 7条件环境下[]还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

综上所述对阿克苏黑斑病防治温8~35 ℃和 7条件下尽量采取生物防治

如生物防治不能满足条件下可以采取化学药剂防治即尽量保护枣不被污染条件下提高枣高质、高产。

建议对阿克苏黑斑病进行防治首选多抗霉素其次是戊唑醇再次是苯醚甲环唑。

延缓冬枣黑斑病抗药性产生可将上述药剂轮换使用。

参考献[] 蒋晓晓阿克苏枣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生态位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学0[] 宋 聪黄亚丽谢晨星等河北省冬枣黑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防治初探[]微生物学杂志0636(5)8589[3] 刘振亚南疆枣lrr属三种病原遗传关系研究[]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学05[] 林忠敏赵晓军赵子俊等枣实黑斑病病原分离和鉴定[]山西农业科学009()777[5] 王 军辛玉成冬枣黑斑病病原分离与鉴定[]青岛农业学学报(然科学版)007()3[6] 宗淑萍杨香刘群等冬枣黑病病原鉴定[]华北农学报006(5)0507[7]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術出版社979[8] 赵华李泉枣树黑斑病云南省红河州发生主要症状、病原分析、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策略[]石河子学学报(然科学版)00(增刊)555[9] 孙学枣褐斑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农村科技0(0)[0] 陈飞熊仁次徐崇志等枣黑斑病研究现状与展望[]黑龙江农业科学03(0)[] 刘春国洪 亮雷祖禄等红河地区枣树主要病害种类调[]宁夏农林科技05(7)333[] 赵 燕新疆枣病害种类调及枣缩病病原相关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学0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