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斯取消金牌【金牌让罗伯斯从“友人”变“罪人”】

8月29日晚的大邱,面对刘翔半程的凶猛追赶,罗伯斯显然hold不住场面了,两度“拉手”一次打臂,最后小古巴在大邱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如愿最先冲线,不过历史性的一刻仅持续了一个小时便被改写。

国际田联官方宣布,因违规罗伯斯被取消成绩,世锦赛金牌再次与这位现世界纪录保持者无缘,成为继刘翔后又一位直道高栏项目大满贯得主的梦想因自己的“不检点”而瞬间破碎。

世锦赛不“喜欢”罗伯斯,虽然他能够跑出12秒97的世界纪录,虽然他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以12秒93摘金,但四度参加两年一届世锦赛的小古巴却连登上领奖台的机会都没有!本届世锦赛原本是他改写耻辱记录的机会,但因为使用盘外招,小古巴自毁前程。

甚至让不少此前颇为喜爱他的中国田径迷们愤而大骂罗伯斯“太脏”。

或许是罗伯斯想看齐刘翔成为集世界纪录、奥运冠军和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的梦想太过于强烈,才让他有了如此不理智的行为,但当你了解他的成长之路后,你会明白,这个年轻的黑人小伙是如此单纯,如此质朴。

因此,刘翔在赛后宣称下次再见面,依然会喊:“你好吗,哥们!”      从跳高转练跨栏   似乎每个巨星小时候都喜欢体育,但是喜欢的项目都不是现在自己从事的那个。

罗伯斯小时候喜欢的是跳高

10岁那年,罗伯斯正式走进田径场,但当时,他选择的项目并非跨栏,而是跳高

“我更喜欢跳高,它可以让我变得更高,因为我小的时候显得有点矮,这在朋友面前非常不好意思,”罗伯斯说。

而选择跳高,还有一个原因是罗伯斯受到同胞索托马约尔的影响,他非常希望像后者那样在国际赛场上为古巴,为自己的家乡争光添彩。

于是,从10岁到14岁,四年的时间里,罗伯斯一直在接受跳高系统训练。

直到他15岁那年,罗伯斯才听从了家人的劝告,开始改练跨栏

“一直都有人建议我去练跨栏,因为我的弹跳力、爆发力都不错,速度也挺快。

大家认为这样的条件应该去练跨栏

罗伯斯说,“我犹豫了很久,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我才成为了一名跨栏选手。

”   练习了4年的跳高后转练跨栏,两年后罗伯斯就已经站到了世界舞台上。

2003年,17岁的罗伯斯参加了生平第一个正式比赛,加拿大舍布鲁克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

当时初出茅庐的罗伯斯拿到了第六。

渴望夺金 想当英雄   很少有人知道,罗伯斯心中的英雄是古巴跳高名将索托马约尔,为此,罗伯斯曾差点儿改练跳高

不过就连现在已成了罗伯斯经纪人的索托马约尔都承认,罗伯斯是一个天生的跨栏奇才,只是现在罗伯斯仍旧羡慕索托马约尔,因为后者凭借一枚奥运金牌,成为古巴全国上下敬仰的英雄,而罗伯斯还没能达到这一高度。

“我破了世界纪录,但这其实什么都不是。

罗伯斯说,“因为世界纪录总有一天还会被别人改写,但是奥运会金牌却不会。

你一旦拥有它,它就永远属于你。

人们会永远记住你的成就,因为你为国家赢得了无上荣誉。

罗伯斯的师兄兼队友安尼尔・加西亚,悉尼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即使如今他年华老去,最快也只能跑到13秒7几,但他在这个国家中的地位无人撼动,古巴人尊他一声“国家英雄”。

罗伯斯要的正是这种荣誉。

“我的梦想,就是拿到一块奖牌。

金牌银牌、铜牌,颜色倒无所谓,我只想要一块。

这样当我从北京回到古巴时,菲德尔・卡斯特罗会在机场迎接我们。

当飞机舱门打开,看到他在面前,我能把我的奖牌献给他,从而让他认识我。

”这就是罗伯斯渴望却始终无法得到的,如果可能,他甚至愿意拿世界纪录去换。

于是,罗伯斯潜心修炼。

潜心备战 模仿刘翔   众所周知,刘翔之所以能称霸男子110米栏,凭借的并不是速度,也不是爆发力,而是他独步天下的栏间节奏感。

对于将刘翔当作目标的罗伯斯来说,超越刘翔的最佳方式无异于模仿刘翔的动作,将刘翔的栏间节奏感学过来。

实际上,被称作“跨栏天才”的罗伯斯在很多方面的天赋都强于刘翔,除了1米92的身高所带来的长腿之外,黑人选手天生的爆发力也令刘翔难望其项背。

不过,世锦赛两度败于刘翔手下,还是让罗伯斯看到了自己跟刘翔之间的差距。

于是,罗伯斯开始了一项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模仿刘翔跨栏动作、掌握刘翔的栏间节奏。

古巴《起义青年报》无比佩服罗伯斯的决心,“这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动作,而是彻底改变自己以往的跨栏节奏和习惯,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勇气,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于其他国家的选手而言,或许这样的决定很难在外界的影响下成功。

而对于生活在古巴、几乎没有任何业余活动干扰、没有广告商影响的罗伯斯来说,一心一意备战的他居然成功了。

“最近两个月的爆发,是罗伯斯两年准备的结果,将这样的状态保持到奥运会,他必将成功。

古巴媒体认为罗伯斯即将迎来苦尽甘来的一天。

三年磨炼迎来大爆发   三年的苦练和大赛的磨炼,2006年,罗伯斯迎来了大爆发。

2006年年初,罗伯斯开始参加成年比赛,他获得的第一个重要奖牌,就是在莫斯科世锦赛上获得的银牌

在洛桑超级大奖赛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同时,罗伯斯虽然仅获得第四名,但13秒04的成绩已经非常惊人。

在之后的马德里田径大奖赛上,罗伯斯以13秒08的成绩获得参加成年比赛的第一个冠军。

罗伯斯在2006年8次跑进13秒20,9月11日就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

随后的2007年和2008年,罗伯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竞技状态。

2007年黄金联赛巴黎站上,罗伯斯击败刘翔,获得冠军。

在2007年初斯图加特室内赛上,刘翔以7秒45获得亚军,冠军就是古巴小子罗伯斯

2008年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罗伯斯又以12秒87刷新了刘翔原来12秒88的世界纪录

带着如此好的状态,再加上刘翔因伤退赛,罗伯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清贫生活 铸就决心   作为一个古巴人,在一个粮食需要靠政府配给的国家里,罗伯斯所创造的任何商业利益都不属于他自己。

据报道,罗伯斯家里的电视机是中国货――熊猫牌,它的年纪甚至比罗伯斯年龄还大。

而在故乡关塔纳摩,罗伯斯家的财产屈指可数:一栋破旧老宅,一辆破旧老车,一些老家具……这些老物什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改变过了。

不过,因为拥有一辆破旧的保时捷,罗伯斯古巴算得上中产阶级。

让我们再来看看刘翔罗伯斯家里那栋破旧的老宅连墙面还没粉刷完,而刘翔却在房价处于世界高位的上海拥有三处房产;罗伯斯家中只有一辆开了几十年的保时捷老爷车,而刘翔则有好几部全新的凯迪拉克……   面对刘翔的富裕,罗伯斯坦言很羡慕:“我知道刘翔可以赚许多许多钱,但我没想到后面有那么多零。

有人送房子给他,送名牌轿车给他开,送很多好看的衣服、鞋子,我猜他上街都不用带钱包吧,都有人送给他吧。

他在中国一定过着国王一样的生活。

”   虽然这样清贫,但是罗伯斯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却很知足。

这些巨大的差距不会让罗伯斯自卑,却足以唤醒他改变生活现状的决心。

生活在古巴、几乎没有任何业余活动干扰、没有广告商影响,这或许也是罗伯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职业级的业余歌手   体育场上风驰电掣,到了场下,罗伯斯其实是个音乐发烧友。

而这项爱好则源自罗伯斯的父亲。

罗伯斯的父亲是一名在古巴颇具影响力的音乐家,生活中的罗伯斯喜欢聚会、音乐和跳舞,对rap音乐情有独钟。

罗伯斯自称是位职业级的业余歌手,流行歌曲唱得很不错,尤其擅长那些饶舌歌曲。

罗伯斯认为,自己应该算是“职业级的业余歌手”。

他的流行歌曲也不错,尤其擅长那些饶舌歌曲。

在他的记忆中,父母、妈妈的两个姐妹及表兄弟姐妹住在一起。

古巴人热情的天性,使他们经常开派对,就着自己做的烧烤,“到了晚上,一家人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喝酒。

我的瑞格舞跳得不错,家人都夸我,那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      延伸阅读      不淡定的背后在意的还是那块金牌   中国大多数市场化媒体都用主图展现罗伯斯世锦赛110米栏决赛中与刘翔发生碰撞时的瞬间,向体育迷们通报那位率先冲过终点线的古巴选手最终被判犯规取消金牌、中国飞人由铜升银的戏剧性结果。

《南方都市报》一语涵盖,“刘翔金牌罗伯斯打掉”;《新京报》和《南方日报》都用双关语感叹“金牌失之‘交臂’”;《北京晨报》已经宣布那是一块“金色的银牌”;《东方卫报》在两人接触部位画上一个圈,警告罗伯斯“手不可以乱摸”;《广州日报》、《扬子晚报》都已经直接斥责那个导致刘翔失金的动 作是“黑手”。

在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专门将现场图片局部放大,在头版向飞人家乡父老回放打手“小动作”……   罗伯斯金牌被取消,算是从官方途径为刘翔进行了平反。

这却成了导火索,把国人的一腔悲愤引爆了。

国人在痛斥罗伯斯的同时,并非是在为刘翔鸣不平,而是在为自己心中那块金灿灿的金牌鸣不平。

但如果这种眼里只有金牌的心态持续下去,未来也很容易伤到我们自己的运动员。

当初在北京奥运会上,当朱启南收获一枚银牌之后,国内记者的问题居然是:“国家培养了你二十多年,现在只得到了一枚银牌,您心里作何感想?”之所以把朱启南和罗伯斯相提并论,是因为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可能被视为“导致中国无缘金牌的罪人”。

如今用在罗伯斯身上的这些攻击言论,未来也同样可能出现在国内运动员身上,令他们成为“唯金牌论”心态的受害者。

而本次争议事件中存在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无数国人为刘翔大打抱不平,甚至直接将矛头对准罗伯斯

反倒是身为受害者的刘翔本人,表现出令人难以现象的宽容态度,与国内舆论反应形成了鲜明反差。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