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系统状态和病毒载量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HBV DNA栽量和e系统状态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06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分为HBeAg(+)组和HBeAg(一)组,比较两组病毒载量预后的差异;根据病毒载量分为高、中和低病毒载量组,比较不同组别的预后;动态观察l2例死亡患者病毒载量的变化。结果:HBeAg(+)组和HBeAg(一)组HBV DNA均值和预后差异不显著:低、中病毒载量预后明显优于高病毒载量组;l2例死亡患者在治疗初和临终前病毒载量差异显著。结论: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裁量和预后与e系统状态无明显关系;高HBVDNA载量预后差。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病毒载量HBV DNA; e抗原系统      【中图分类号】R8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62—02    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疾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病例发展到重型肝炎而死亡。HBV的存在与复制作为启动肝脏发生病理损害的最根本因素[1].是否在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的进展中持续发挥作用,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分析l06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HBV DNA载量和e系统状态与其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其中男80例,女26例,年龄21~55岁,平均(35±9)岁。全部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肝炎防治方案,排除HAV、HCV、HDV、HEV等病毒的重叠感染,并排除在此之前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对e系统状态的影响。所有病例给予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及血制品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1.2 检测方法均采用静脉血血清检测。方法:(1)HBV DNA定量检测在美国伯乐实时荧光扩增系统上进行.试剂盒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检测参考限为1×10,拷贝/mL;(2)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1.3 数据处理数据用FoxBase建立数据库文件,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HBV DNA定量和预后比较106例患者均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其中HBeAg阳性58例,HBeAg阴性48例,两组患者预后及HBV DNA均值(取对数,后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l。   2.2 HBV DNA载量慢性重度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l06例患者行HBV DNA检测。HBeA9阳性者HBV DNA0.05;中等病毒量组和低病毒量组比较,x?2=0.07,P>0.05;中、低病毒量组与高病毒载量比较,X?2=4.04,P参考文献   [1] 史冬梅.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7,20(6):527—529   [2] Manesis E K,Papatheodoridis G V,Hadziyannis S J.Serum HBV DNA levels in inactive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J].Gastroenterology,2005,122(7):2092—2093   [3] 许青田,李蒙军,胡继伟,等.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基因检测及I临床意义[J].世界感染杂志,2007,5(2):113—115   [4] 柳龙根,方国平,马春明,等.乙肝患者HBeA9含量与其临床、病理及HBV DNA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4 (5):775—776   [5] 叶维法,钟振义.肝病免疫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6] 孙庆丰,吕勇,徐道振,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DNA载量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 (6):410—413   [7] 王融冰,孙凤霞,吴璐,等.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J].肝脏,2007,7(2):101—102   [8] 王融冰,周桂琴,江宇泳,等.799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原学与实验室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55—657   作者单位:529500 阳江市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