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勇:让川菜“辣”红江南

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地区,有一条200多米长的美食街“太监弄”,“吃煞太监弄”声名远扬。

这里一般以经营传统苏帮菜为主。

可是,2000年,位于观前街地区的“川福楼”却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川福楼的创新川菜备受欢迎,8年来一直红红火火

如今,“川福楼”品牌已在长三角地区遍地开花。

9月25日下午,刚刚下过滂沱大雨,《长三角》一行来到苏州重庆商会,采访川福楼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勇

热情、精干、诚恳、自信,这是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60多家连锁店,短短10余年时间,把“川福”打造成了华东地区的川菜航母,他本人也成为渝商的优秀代表。

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毕业论文网 /2/view—457782.htm        抛下“铁饭碗”冲出巫山      1971 年,谭勇出生在一个叫塘家坝的山村。

从小砍柴烧饭、打猪草、带弟弟,童年的艰辛让谭勇觉得自己不能再重复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路,他盼着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

1988 年, 17 岁的谭勇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四川省交通学校土木桥梁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绵阳市交通局工作。

谭勇便开始分担家里负担,挣钱供弟弟上学。

在当时众人看来,年仅 20 岁的谭勇便端着国家“铁饭碗”是很有出息的。

然而,谭勇觉得机关工作平平淡淡,看到那些两鬓白发的老工程师们,他担心自己也会像他们那样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失去激情和冲劲,难道我五六十岁的时候就是眼前这些人的翻版吗?就靠自己这样微薄的薪水供两个弟弟上学?于是,一个念头在他心里萌生。

为了稳妥起见,他选择以“停薪留职”的方式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

1993年秋天,谭勇携妻子来到了山东济南,到岳父开的酒店打工。

时至今日,谭勇仍然清楚地记得在济南的那段时光。

岳父并没给谭勇轻松的活干,除了炒菜这样的“技术活”之外,其它像跑腿、洗碗、打扫卫生等都得干。

济南的冬天非常寒冷,谭勇每天清晨五点多就蹬着三轮去菜市场购物。

正是这样的磨炼让谭勇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其实那段时间我并没学到多少实际东西,但是我学会了吃苦。

谭勇说,“这让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自主创业梦想源自“肴源”         10个月之后,谭勇有了自己单干的冲动。

离开岳父店后,谭勇从姑姑那里借了 4 万元钱,在济南城的一个偏远的路段开了一家很小的川菜馆,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这一年,谭勇23岁。

老天眷顾有准备的人。

这个取名济南肴源的小酒店尽管只有200多平米和10几个员工,但生意却红红火火

不久他就归还了姑姑的钱,又向银行贷款,第二家店顺利开业。

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时,店里发生了一起斗殴事件,一群社会上的混混到店里闹事,结果其中一人被店里的厨师失手打死。

善良的谭勇给准备逃跑的员工发放了工资,可是他却以“资助罪犯逃跑”的罪名被拘留了75天……,事业突遭此重大挫折,谭勇却没被打倒,他说:“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这么点小挫折又怎么能够击垮他呢?   1996年,27岁的谭勇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江南,在镇江开出了一家名为“川丐”的火锅店。

店开得红红火火,生意也越做越大。

到2000年,川福公司已经拥有50多家火锅店,遍及苏州、镇江、常州、上海等地。

可是他并不满足,他又将目光投向了中式川菜这块在长三角地区餐饮界尚未被开发的处女地。

“川福”红了江南岸      “做中式川菜投资大,而且江南一带的口味偏淡,如果不被顾客接受,岂不前功尽弃,当时有没有考虑过这种情况?”“有过摇摆”,谭勇直言,“但是去南京、成都等地做过市场调查后,我的立场就变得无比坚定。

长三角地区苏帮菜、杭帮菜是主流,它们占了大概95%的市场份额,在苏州就有8、9千家饭店在争抢这块蛋糕;但是另外5%的市场只有一些规模很小的饭店在经营。

因而,我认为川菜市场空间很大。

”事实证明,独到的眼光让他在这个领域抢得了先机。

2000年,第一家以“川福楼”命名的中式川菜店在苏州开业。

正如谭勇预料的那样,川福楼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非常火爆,独树一帜的风格为“川福”带来了川流不息的客源。

川福楼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对它的定位是‘错位、差异、特色、文化’”。

独特的眼光让川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界独领风骚又谈何容易?谭勇再次展示了他出色的经营能力,在保持川菜传统特色的同时推出新招,即糅合各菜系菜肴的特点,精心打造“新派川菜”。

这样,既保证喜食川菜的食客对川福楼川菜正宗”的认可,又照顾到当地食客的饮食习惯,让川菜能为更多人所接受。

川福楼的特色不仅体现在菜肴上。

大到店面的装修,小至器皿的设计,无不是呕心沥血之作。

繁盛的榕树、古朴的青石桥、精致的细砖雕……,设计费就花了20万。

以致引来《姑苏晚报》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并呼吁“苏州本地餐饮业设计观念亟待更新”。

精美的器皿更是让人爱不释手,来就餐的外国顾客称之为“art”,不惜出更大价钱购买……   川福楼的异军突起让苏州本地餐饮面临极大的挑战。

可以说,川福楼颠覆了苏州传统经营风格,也给苏州人带来口味新变化。

观前街川福楼后,常州、镇江、上海、杭州等地川福楼也纷纷开张,如今,川福楼已是华东地区的川菜航母。

可是,谭勇并没有满足,他已经去过温哥华等地做了调查,发现川菜在那里的潜在市场非常大,川福楼的下一步就是走出国门,向海外进军。

“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趁着采访的间隙,我们仔细打量了谭总的办公室。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书橱里一本本被翻得黄黄旧旧的书,值得一提的是,谭勇涉猎相当广泛,文学、历史、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书应有尽有。

“我读书不多。

但我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读书。

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立马补充。

”他如是说。

正如谭勇所说,“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1994年时,他还只是个10多人规模的小饭店老板,但是,谭勇就已经想着如何管理一个大酒店了。

定期组织开会、规范检查管理,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小饭店,大管理”的意识了。

在进军江苏初期,他又阅读了《酒店管理》、《企业管理》等书籍并放下身段到知名酒店取经。

在理论知识的引导和实践摸索下,他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

这是谭勇管理上的过人之处。

谭勇说,他的梦想就是把川福楼做成“百年老店”,成为响亮的民族餐饮品牌!      君子善善从长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前不久,苏州重庆商会成立了,谭勇被推举为商会会长。

苏州重庆商会目前有100多   家会员企业,涉及20多个行业。

它的成立无疑为重庆苏州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谈及渝商的特点时,谭勇认为渝商具有四川人能吃苦、不服输的可贵品质,但是受各种条件所限,视野有待开拓。

“会长就像家长,他要让整个家庭成员过得更好”。

商会的成立也让谭勇踌躇满志,眼光深远的他已经看到了商会将给苏州渝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前不久,我们去盐城考察一个项目,由于是以商会名义去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

这也说明商会的成立,使我们的分量更重,更有话语权,这对我们自身共同发展,以及繁荣一方经济,大有裨益”。

汶川大地震期间,谭勇苏州重庆商会会长和川福餐饮集团老总的双重身份积极组织募捐。

除了捐赠财物,他还组织川福楼员工志愿者队伍,为抵达苏州治病的伤病员服务,送去可口的家乡川菜

“企业家做点慈善是应该的,更何况我是四川人,为家乡做点事更是应该的。

”他说得很诚恳。

谭勇办公桌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匾额,上书“善善从长”。

高楼大厦平地起,“百年老店”的品牌之基非一朝一夕之功,谭勇善于汲取他人长处,拥有宽阔胸襟和远大抱负,我们相信,“川福楼”定能够成为熠熠生辉的百年民族品牌!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