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摘要: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住房也伴随国家住房改革政策和要求进行改革,特别是上市企业在改革上市过程中对辅业资产进行分离,如职工住房、教育、资源等福利生活设施,企业优质资产上市成功了,辅业分离了。

改革不彻底,遗留许多问题,如功能不全、长期失修、产权不清等问题,给后续辅业单位运行、管理和市场化发展带来许多严重阻碍。

国企“三供一业”分离,居住小区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物业管理尚有许多遗留问题,需认真分析研究,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国有企业住房制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02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制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国有企业性质,推行住房制度深层次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中涉及到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形成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沉重负担,难以负荷但又责无旁贷。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会严重阻碍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所以,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将住房制度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制度改革的发展改革是真正实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   (一)公房出售的遗留问题   国有企业公房出售问题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过去国有企业职工进行公有住房配给,房改初期,企业按政策规定将公房出售给职工,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职工出于某些原因将公房转租出售,在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公房归属问题就成为阻碍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公房出售的遗留问题造成的后患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物业管理难。

随着我国住房环境不断优化,职工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住户追求服务更加全面的物业管理

虽然国有企业职工小区实行商业管理模式,也尝试采用市场化物业管理模式,但由于住户多为老职工,观念比较陈旧,对市场管理模式存在质疑,业主和物业难以达成一致,造成物业管理困难。

二是消费观念落后,由于住户更加依赖原单位和政府管理,使得物业管理也过度依赖政府,传统落后的消费观念也是国有企业住房改革面临的问题;三是市场化物业管理自身不足,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多?N因素决定的,如计划经济时代吃皇粮服务的惯性依赖思想认识,房屋建设年代久远,硬件设施落后,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成为当前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迫切需要落实的重要问题

(二)住房分配货币化遗留问题   过去国有企业住房补贴政策不够完善,住房补贴方案落实不到位、住房补贴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等,使得国有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存在补贴方案推广不全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与国有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出现矛盾,就对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深入探讨国有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遗留的问题,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住房补贴方案落实不到位   在落实住房补贴方案时,企业并没有完全按照住房补贴标准对职工实施补贴,住房补贴标准完全脱离实际,使得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对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用。

2.住房补贴标准低于实际物价水平和房价水平   国有企业落实住房补贴制度时,由于住房补贴标准低于实际物价水平和房价水平,没有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补贴标准,使得很多国有企业职工面对极高的房价压力,激化了国有企业职工矛盾,对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以经济适用房为主   近年来我国推行经济适用房,将经济适用房价格作为国有企业职工住房补贴的参照标准。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国有企业经济适用房标准作为住房补贴标准是不科学的。

主要因为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与经济适用房之间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经适房是面向中层收入社会层,远远无法满足企业职工的生活需求。

再加上人们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不信任和地方政府追求利益停建经济适用房,都对我国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形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作用。

二、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应对对策   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深层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针对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就可以为推进我国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公房出售遗留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公房出售遗留问题,现阶段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必须从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选择合理的售后公房管理模式。

1.完善公房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是落实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

由于公房出售的问题集中在物业管理上,要解决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出台与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物业管理进行严格的规定,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自然而然可以为物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对于建立健全的公房出售物业管理法律法规,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业主委员会运作的有关法规,业主委员会主要是由全体业主选举产生,直接代表业主的利益。

业主委员会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业主委员会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工作,就可以有效解决物业管理问题

第二,明确业主业主委员会、原产权单位以及物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从相互间协调配合,促使公房出售物业管理有序开展。

2.选择合理的公房售后管理模式   对于选择合理的公房售后管理模式,要求依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市场经济特征,改变业主的意识,提高物业业务的自觉性 ,使物业管理公司可以有更加充足的资金进入售后公房业务管理流域,从而改善物业服务质量,为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提供充分的保障。

主要是按照以往物业管理模式,职工依赖原产权单位提供的物业管理,缺乏足够的资金,使得物业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提高公房售后管理水平,更应该由业主自行选择服务优的物业单位进入并进行管理,从而真正满足业主物业管理的基本需求。

(二)住房分配货币化遗留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住房分配货币化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住房补贴方案落实不到位、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以及住房补贴标准低于实际物价水平和房价水平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

为此,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必须条理清晰地解决当前国有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遗留下来的问题

1.厘清问题,调动员工积极性   国有企业住房分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职工生活问题,稳定员工心态,调动工作积极性。

针对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遗留下来的住房分配货币化问题,首先必须理清问题,作为改革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有目的性的调整住房分配政策,将住房补贴转移到对现有职工的补贴上,预防一次性补贴带来的资金压力,努力改善住房条件,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住房补贴标准,对职工进行住房补贴,避免不统一补贴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弥补国有企业住房补贴制度中的不合理部分,从而确保国有企业住房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公房分配公平公正   由国有企业对现有职工住房情况进行全面地调查,根据职工的经济能力和市场经济情况决定职工住房类型,达到公平公正。

国有企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橹肮ぬ峁┪榷ǖ姆吭矗?避免激化职工矛盾。

同时,在推进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对住房补贴标准的完善,即要求国有企业依据市场物价情况和收入标准,适当改变住房补贴标准,最大限度满足职工住房需求。

国有企业在解决住房补贴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问题的时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补贴资金来源,确保国有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顺利实施,从而推进我国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稳步进展,真正实现我国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还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对推进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促进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必须将住房制度改革放在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住房制度改革遗留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蒋清清.杭州城市建设的居住分异倾向研究――基于国有企业参建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5(10):79—81.   [2]沈凌云,李明慧.国企职工素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曲靖开发区保障性住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22):155—156.   [3]郭斌奇,张刚刚,胡长明等.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选择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47.   [4]孙松滨.拉动内需为什么如此之难――囊中羞涩――国企下岗以药养医教育住房养老百姓收入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9):前插1.   [5]唐明.物业税改革缘何难以空转实――基于住房制度转轨背景下体制障碍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0(7):103—110.   [6]望晓东,魏玲,汤惠君等.廉租住房制度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评价指标探讨――从优化我国廉租住房体系的角度[J].湖北社会科学,2010(1):55—5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