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法”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

【摘要】 从小儿脾胃的基本生理特点——“脾常不足”着手,阐述了健运脾胃儿科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可根据病情分别使用运脾化湿、运脾和胃、温运脾阳、养胃助运、理气助运、益气助运六法。

【关键词】 运脾法儿科;运用方法。

1 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健运脾胃的重要性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就指出“小儿肠胃嫩弱”,“不胜药势”。 明代儿科医家万密斋对小儿的五脏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后,在《幼科发挥》中说:“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此却是本脏之气也。”他还在《育婴家秘》中曰:“脾不用事,其气尚弱,乳食易伤,故曰脾常不足。”说明小儿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处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阶段,“胃受谷”之功能尚未健全,“脾消谷”之力较脆弱,然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水谷精微需求量大,担负后天重任的脾胃又相对“不足”,从而形成了生理上“供不应求”的矛盾。

此外,小儿脾常不足”为小儿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小儿“脾气稚弱,其运不全”,运化和吸收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虽有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一面,但也有脏腑幼娇、消化力弱、易受损伤的一面,“脾常不足”常是儿科内伤、外感诸疾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只有脾胃健运,才能保持脏腑之间的动态平衡,不致太过和不及。这对于儿科临床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运脾法的立论依据健运脾胃,可以统称其为“运脾法”,它并非一种独立的治法,而是属于八法中的“和法”范畴。有行、转、运、动之义,此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1]。北宋医家钱乙特别重视小儿脾胃病,在《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中论及脾胃病变,提出了“脾主困”的重要学术思想,认为脾胃病的证候特点是脾气困遏,运化失职,升降失司,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常用陈皮、丁香(木香)、青皮理气运脾为主,却不取补脾益气之品。他首创异功散,只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一味,便令补而不滞,补运兼施,用于小儿更为妥帖。钱乙这一临证经验和制方创意,开创了“运脾法”之先河。现代中医儿科学专家江育仁教授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并结合临床实践,也提出“故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他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以其为指导思想,对多种小儿脾胃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

3“运脾法”在儿科的具体运用“运脾法”是健运脾胃之统称,结合临床实际,又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分为如下六法。

3.1运脾化湿法用于湿困脾土证,症见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脘痞腹胀、口腻不渴、小便短少、大便水泻、舌苔厚腻等。本证多见于夏令时节,由外感时令之湿、内伤饮食如过食生冷瓜果或脾弱失运、湿浊内生所致,湿性黏滞,湿阻中焦则脾气困遏,运化无权,故治疗宜取芳香化湿之品以醒脾燥湿,恢复运化,而不宜选用利湿之品。苍术味微苦、气芳香而性温燥,重在醒脾燥湿,是为主药;藿香、佩兰、厚朴、白豆蔻、扁豆、半夏、车前子等皆为常用之品。若湿蕴化热者,又可适当配伍生薏苡仁、黄芩、青蒿、六一散等清化之品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