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综合养殖试验

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 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助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四大家鱼中第一个国内新品种。2014年以来,河北省淡水养殖创新团队大宗淡水鱼综合养殖岗位先后引进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等淡水养殖新品种,在河北省大部分区域进行推广,取得较好的的养殖成效。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 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场地的选择。

试验场地位于固安县柳泉镇张家务村,该池塘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池塘条件对周边的水产养殖有着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池塘养殖面积4.5亩,池底需平坦,塘埂无渗漏,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四周无阻挡光线和遮风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池塘配备投饵机1台,1.5kw功率叶轮式增氧机1台。

2.池塘的注水、消毒、施肥。

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用量为干池清塘每亩75kg。池塘清整消毒后,暴晒2天~3天,往池内注水,第一次往池内注水1m左右。进水后施足基肥,每亩水面用发酵过的有机肥400kg,堆在池四周的浅滩处。使池水水色为油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cm~30cm。

3.鱼种放养。

从任丘市引进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的鱼种

4.放养密度和模式。

异银鲫中科3号作为主养品种,搭养品种长丰鲢、草鱼、青鱼。放养密度见表1。

5.饲养管理。

(1)引食驯化

鱼种入池第二天起开始投饲驯化,经10天后,当鱼大量抢食后转入正常投喂。

(2)投饲管理。

前期鱼种用颗粒沉性饲料(粗蛋白30%),后期改用成鱼用颗粒浮性饲料(粗蛋白28%).饲料无霉变、未腐烂变质,饲料安全卫生指标符合卫生标准。日投喂2次(9时~10时,15时~16时),日投饵量按鲫鱼体重的5%左右,每次各投总量的50%,投饲原则做到四看、四定。

(3)水质管理。

根据池塘载鱼量调节水位,生长季节定期加注新水或换水,保持池水透明度25cm~30cm,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mg/L以上。饲养早期,为使池水快速升温,水深1.2m左右, 6月底加到最大水深至2.5m。7、8、9三个月高温季节每10天注新水一次,每次20cm~30cm。每隔15天全塘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0kg/亩。夏季高温季节,采用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益水素和底毒净相结合全池泼洒调节水质,益水素,用量500g/亩.m,底毒净,用量为1kg/亩.m。

(4)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检查一次,主要观察鱼类的活动有无异常,吃食是否正常,有无疾病发生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找,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根据天气、鱼的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做好生产日志,记录每天的天气、水温、投饵量、吃食情况等,每隔7天测定每个池塘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同时每隔30天左右实测鱼体的体长、体重。

6.病害防治。

整个养殖期重点调控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益水素、底毒净等水质改良剂,保障水环境嫩、活、爽。通过加强投饲管理,使鱼体抵抗力增强。整个养殖期没有鱼病发生。

二、试验结果。

1.异银鲫鲫鱼生长情况。

三、分析与讨论。

1.养殖结果显示,异育银鲫的生长速度很快,增重效果明显,在养殖初期,通过积极驯化能够逐步适应当地水环境,并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能够快速的生长。平均63g的苗种经过5个月的生长平均体重可以达到342g的上市规格。长丰鲢的生长速度很快,养殖期短,养殖成本低,不需要额外投饲,增重效果明显,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能够快速的生长。平均98.2g的苗种经过5个月的生长平均体重可以达到1250g的上市规格。本次试验养殖前期异育银鲫增重效果不是很明显,可能与投饵台设置有关,饵料台设置位置偏远,生产中又不易改变,进而影响了驯化效果,延长了驯化时间,进而影响了前期的生长

2.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过程中未发生群体发病和死亡现象),饲养成本低。通过驯化饲养,完全可以适应廊坊当地环境条件,是本地理想的养殖品种,推广前景广阔。

3.确立了异育银鲫科学合理的混合养殖模式,探索出合理搭配鱼种及放养比例,确立了合理搭配鱼种放养规格与密度见表1。本试验是以养殖异育银鲫为主,兼养草鱼、青鱼、长丰鲢等几种鱼类,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水体中除投喂一定的饲料外,还可以通过自体施肥来获得食料。鱼类不断地排出粪便,增加了水质的肥性,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长丰鲢提供了饵料,长丰鲢摄食浮游生物,有效地防止了因浮游生物过多而导致水体过肥,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保障,这种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市场风险,不仅年均鱼产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上市的鲜鱼品种也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摘录自《中国水产》,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