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人物篇是什么意思

蔡元培(1868~1940)   谈论“五四”便绕不开北大,谈论北大又绕不开蔡元培

蔡元培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因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使北京大学群贤毕至,精英荟萃,成为了新文化思想的传播中心、“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

蔡元培也看到了学潮失控后对正常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然而在当时“内外交迫”的局势下和学生“无可厚非”的“爱国行动”面前,对此徒唤奈何。

他提出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无疑开创了北大“读书”与“救国”并重的传统。

陈独秀(1879~1942)   于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在“五四”时期,他以学者身份亲自散发传单,并因此身陷囹圄。

其“直接行动”的牺牲精神在“五四”众多的学者中可谓绝无仅有。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时,陈独秀以其在“五四”运动中的声望以及首创共产主义小组之功,被选为中共第一任总书记。

胡适(1891~1962)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

他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文学创作。

胡适看来,新文化运动是正宗,是应当一直持续下去的,是可以深入中国人灵魂的思想革命,而“五四”的爆发,使得思想革命成为上街游行,新文化运动中途夭折,胡适对此遗憾终生。

1956年后,全国展开批判胡适的运动,总共四百万字的批判文字,所针对的“罪名”却只有一条:“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鲁迅(1881~1936)   1918年4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如果说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倡白话文和范式,鲁迅的主要贡献则表现为他以文学为载体,提出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人如何真正争得“人”的地位。

鲁迅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五四”爱国运动,但他对这场运动始终是关注的,并长期思索着这场运动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局限。

周作人(1885~1967)   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周作人也同样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

胡适侧重从语言、形式方面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而周作人则更多地思考与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

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吻合,所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傅斯年(1896~1950)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

正是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

后因受胡适思想影响,反对“过急”运动,不久退出学运,回到书斋。

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但他对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专制有过很激烈的批评,因此赢得了“傅大炮”的美名。

罗家伦(1897~1969)   胡适的学生,《新潮》杂志的发起者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用白话文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这是5月4日当天惟一的印刷传单。

在5月26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罗家伦发表文章《“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早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一内涵丰富而又意义明确的概念。

同时,罗家伦也是最早反思“五四”的人,对放火、打人事件感到了不安。

一年后,罗家伦在《新潮》杂志上发表长文,对“五四”重新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反思。

1928年,被任命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