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 音乐作品_窦唯:受辱的“音乐隐士”

在强势的大众传媒面前,他是个弱者      窦唯事件发生后,大多数人站到了窦唯的一边,不过虽然获得了舆论的支持与同情,并且包括报社、车主在内几方面的人都并不打算起诉窦唯,但情有可原,法无可恕,窦唯还是被关进了看守所的A级(重罪)房间。

窦唯的行为有两种可能后果:一是危害公私财产罪,一是纵火罪。

比较两者,纵火罪是比较严重的罪行,甚至可以让窦唯遭遇牢狱之灾,如果纵火罪罪名成立,将至少被判3年有期徒刑。

报道当地派出所也迫于舆论压力不敢贸然处理此事,警方有意“搁置”此事待舆论平息一些再做解决。

有人说,这是一个法治社会,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了,应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可是,法律能保护窦唯么?先不论其他,即使窦唯把新京报告上法庭,并且赢了官司,他受到伤害的心灵就能抚平么?即使打官司,窦唯也未必能赢。

而且,官司本身,也必然会被一些无耻的人拿去大肆炒作。

京报认为自己记者是根据事实报道,并不存在对窦唯的人身攻击和名誉的诽谤问题。

京报报道确实并未严重失实,只是由于他们连续发窦唯报道,不可避免地对当事人造成严重影响。

窦唯再天真,也会明白,他和新京报之间的纠纷是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

窦唯大闹新京报,砸坏家具、火烧汽车的行为确实出格,确实触犯了法律,但这是一种弱者的愤怒与宣泄。

现在没有一部法律对娱乐记者挖掘明星的隐私做出界定,明星的隐私能被曝光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论,国外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当年娱乐记者对戴安娜隐私的穷追不舍导致戴妃红颜丧命,引发社会对媒体和娱乐关系进行了大讨论,但结果也是没有答案。

窦唯表达的不仅是对新京报不满,也是对所有娱乐媒体的愤恨。

窦唯被关起来了,法律奈何得了窦唯,却奈何不了无良的娱乐记者。

任何明星在大众传媒面前也都是软弱的,只能逆来顺受,像窦唯这样硬拼只能博得一些同情,还要面对无情法律的审判。

这是一个弱者对强势的大众传媒的反抗。

被人炒作是一种说不出的耻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窦唯的疯狂举动和新京报窦唯屡次的负面报道有着必然的联系。

京报窦唯的负面新闻此起彼伏,仅四五月间就有近10条,使窦唯处于极高的曝光率中。

在民警对窦唯的讯问中,窦唯清楚表明了大闹报社的原因就是不满报社系列报道

窦唯以这种不理性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是错误的,但报社那种不考虑窦唯心理承受力的报道方式实在过分。

窦唯给人以这样一个形象:率直天真,非主流音乐人,落拓的才子,两次失败的婚姻,一肚子不合时宜……可悲的是这样一个低调生活与世无争的人却被这个世界逼成这样。

每天都看到自己又上了娱乐版头条,据报道窦唯曾决定主动求和,缓解与媒体的僵局。

就在骂人事件的数日后,窦唯约了一直紧咬自己不放的记者吃饭,希望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难处说给对方听,双方一开始便约定饭桌上的交谈不能视作采访内容,而窦唯也耿直地吐露了自己媒体的种种不满。

但之后他却发现自己在饭桌上说的许多话都见诸报端。

媒体又开始拿他的私生活大肆报道,许多报纸连篇刊登他骂丁武、骂李亚鹏的新闻,这让本来就神经脆弱的窦唯头疼不已。

一篇比一篇厉害,终于扯动了窦唯的敏感神经,触到了他的底线。

直接点燃窦唯怒火的是新京报的《丁武奉劝窦唯去看心理医生》和《窦唯否认骂李亚鹏虚伪,李亚鹏将暂时全休陪伴王菲生产》两篇报道,新京报报道并没有特别重大的法律或事实错误,没有特别严重的损害他人名誉的言词,但报道一直把窦唯与另结新欢、正处于幸福中的王菲牵扯在一起。

每当媒体提到王菲的幸福生活,立刻就以窦唯的落魄来陪衬。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窦唯的关心与其说是关心一个摇滚音乐人,不如说因为他是王菲的前夫。

诸如王菲老公大PK啦、窦唯经济紧张啦、窦唯离婚自作自受啦、窦唯精神状况有问题啦……   莫说窦唯,这些铺天盖地、揭露隐私、甚至捕风捉影的报道,落到任何一个人头上都会受不了,何况是这个脾气倔强、内心敏感的窦唯呢?许多报纸连篇刊登他骂丁武、骂李亚鹏的新闻,这让本来就神经脆弱的窦唯头疼不已。

一个率性天真的人,承担了这么多重压,难免会对人对事产生怨气,难免会情绪失控。

对这样的人,社会起码应该宽容怜悯。

有人居然还在怀疑窦唯为了出唱片而在炒作自己,把自己送进监狱,难道有这样笨的自我炒作?他是在被别人炒作,他背负了无法表达的屈辱,所以才会暴力相向。

他的音乐与他本人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窦唯在性格上也确实容易走极端,那么多艺人都被传媒乱写过,怎么只有窦唯做出犯法的事呢?几年前,他对香港记者泼可乐。

最近他突然公开骂妻子高原,又突然骂曾经的兄弟比如丁武,毫不留分寸。

他不断的重复阴谋论,认为自己是被陷害的,当初与王菲分手是因为别人的阴谋,与高原的婚姻也是别人的阴谋。

也正是因此,突然爆出他骂李亚鹏虚伪的消息,也没有人会质疑这些话究竟是不是出自窦唯之口。

等到他冲进报社,怒斥不负责任的报道,继而怒砸电脑电视,朝工作人员泼水,还不解气,又泼油烧了院子里一编辑的车。

人们被他的疯狂震惊。

他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压抑的释放。

窦唯不是一个通晓现在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的人,其实他只需要打个电话,或者开个新闻发布会,自然可以得体地获得更好的效果。

或者可以对报道付之一笑,是天才就要有天才的洒脱,自己的得失别人不一定能明白,或者可以忍耐、沉默,何必在意这些鸡零狗碎的八卦评论呢?   窦唯说过,他是一个敏感的人,一点儿事情的触动都能颠覆他的喜怒哀乐。

他说2008年奥运会将近,但北京现在的交通状况让他觉得揪心,以至于难过得整夜整夜无法入睡。

任何事情,无论大小,无论是否与自己切身相关,都在磨损他的神经,他是个情绪化的人。

偶尔看到报纸上说路面塌陷了,或者楼房上掉下大石头砸着人了,心情就会不好。

作为创作音乐的人,窦唯肯定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内心也是细腻和敏感的,不懂那么多世故,外界的困扰甚至让他越来越多疑、偏执。

王菲带走了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也被带走了,他的孤独不言而喻,此时的窦唯再也没有好脾气了,不能客观地看清楚人事了。

他更加认定自己的两次婚姻都是被阴谋设计了。

窦唯近十年来,画画、喝茶、弹古筝,看古典名著,一切都似乎处于一个隔世的状态。

其实他也是一位多产的音乐人,他与“不一定”乐队,推出了一系列唱片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真正解决窦唯自己的焦虑,他长期压抑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释放。

窦唯虽然出了不少专辑,但基本不宣传。

窦唯现在差不多跟摇滚圈子里的人不接触了,而他有时对摇滚的一些言论也得罪了一些人,使得人家也不主动与他来往。

他的音乐和他自己都处于边缘状态。

音乐隐士”放下包袱才能走出新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黑豹乐队引领了内地摇滚乐的风潮,可以说,如今人们对于摇滚乐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黑豹乐队功不可没。

但是作为当年黑豹乐队的主唱,窦唯似乎对此完全没有留恋,1992年,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黑豹乐队,也不再热衷于自己深爱的摇滚乐。

窦唯一直在做着属于自己音乐,作为一个摇滚音乐人,走自己音乐道路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对很多的冷眼和压力。

当年在“魔岩三杰”大获成功之后,窦唯想找到一种一个人悠然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找到一种能更个人化表达音乐的方法。

2000年,窦唯突然不再唱了,觉得只要做音乐就已经足够,那些歌词和文字到了难以突破的阶段,自己又不想重复。

告别了摇滚,窦唯突然将视线投入到新音乐的探索。

这些温和的音乐已无法再现当时的辉煌。

没有歌词的窦唯和他的音乐失去了力量。

其实窦唯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例如到唱片公司做幕后,为电影做配乐等等,但他自己坚决不愿意进入唱片行业。

虽然之前也跟别人合作过一些项目,例如刚在北京上映的一部电影《我们俩》,就是他做的配乐。

但因为他防备心理比较重,总是怀疑别人对他存在着欺骗,所以即使有活找上门来,他也经常是推掉不干,另外,要谈不投契的合作对象,他也不会理睬,就更不用说去唱片公司做什么幕后了,所以他真正能赚钱的机会其实是很少。

不久前,窦唯的新专辑《东游记》正式上市。

虽然唱片的版税几乎算是窦唯离异后的唯一生活来源,但是特立独行的他似乎对销量并不看重,依旧没有打算做做宣传的念头。

他说音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用不着创作者抛头露面地去做解读。

他还说自己音乐老少皆宜,听了的人都会懂。

刚刚发行的窦唯的两张新唱片《东游记》和《水先后古清风乐》销售成绩看好。

自从窦唯最近频频亮相于各大报章以来,两张唱片的销量扶摇直上,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了发行公司预期的150%。

然而这种意外的销售火爆对于执着于音乐窦唯,究竟值得高兴还是悲哀呢?也许呆在看守所的这些日子,他能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告别这段难堪的日子,在人生、音乐方面都走出新的道路。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