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海,丹青妙手绘新村_妙什么丹青

最爱听的话是村里的大娘看到他时说:“儿子,我们可得了你的济了,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这日子太好了!”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双街村,位于京津公路引河桥北双街镇辖区内,全村占地面积1.73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356人,可耕土地800余亩。

上世纪90年代,这里还是北辰区不发达村之一:村务管理混乱、卫生脏乱差、偷盗现象严重、村属企业经营亏损。

可是仅仅十多年时间,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双街新�”,家家住高楼,户户有采暖,地热温泉24小时供,村里的幼儿园、小学、公园、麦当劳、超市、大药房,生活附属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尽情地享受着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村民们说,双街村发生这么大变化多亏了他们的领头人刘春海

筑巢引凤,跨越式发展集体经济   1997年,33岁的刘春海当选为双街村党总支书记。

上任之初,他带领两委班子连烧“三把火”:电表入户,解决了村民无度用电、电费严重超支问题;整顿村容村貌,解决了村里脏乱差的问题;进行企业改制,解决了村办企业亏损问题。

通过解决这三大难题,刘春海踢开了头脚,也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

1998年,北辰开发区将2400万元占地补偿费拨给双街村。

这是双街村民作梦都没有梦见的一大笔钱。

刚开始,村班子成员中的大部分人主张将钱发给村民村民们也急切盼着一夜成为“富翁”。

可是刘春海却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如果把这笔钱发到每个人手里,也就2万元左右,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如果放到一起,那能办多大的事呀?”刘春海说服了大家,将这笔钱集中起来搞集体资本经营。

刘春海把目光锁定在北辰开发区

双街村一半的土地被开发区征用,而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中外企业纷至沓来。

于是,他大胆决策:以10万元一亩的价格在开发区购置120亩土地建工业园出租。

时不我待。

集体决策后,刘春海用土地补偿金和银行贷款,投资4800万元,在120亩土地上建起了北辰区第一家村级外国中小企业工业园。

筑巢引凤很快见效,工业园一下就吸引来外资1000多万美元和内资1500多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

不仅当年进账租金580万元,还把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安置就业。

刘春海的远见卓识和勇气才智,让村民们彻底心悦诚服了。

2003年,刘春海再次出手,筹资2亿元在开发区东侧购置工业用地620亩,开发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建成后的工业园区吸纳20余家中外企业入驻,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利税1.6亿元;租金收入2200万元

2004年,刘春海率领村民挺进市区,将目标锁定在河北区的河北船舶大厦。

该大厦由于种种原因成了烂尾楼,有关部门决定以2960万元整体拍卖。

刘春海一张支票就将其收入囊中。

内外装修后,将1.3万平方米的A座以每平方米7500元的价格售出。

随后,将1.6万平方米的B座打造成集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为主的中汇创业园,年租金达1000多万元,成为双街村的“财富大厦”。

三个园区成为双街村搬不走的“摇钱树”,双街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庶的幸福村。

安居乐业,推进农村“城市化”   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使双街村初步具备了搞“城镇化建设”的条件。

审时度势,刘春海提出,以建商品房带动双街村城镇化建设

涉足不熟悉的房地产业,村干部心里没底。

刘春海与班子成员多次研究、测算,最终方案是:投资1.5亿元,建设15万平方米双街新家园,先筹资2000万元,边建设边销售,回笼资金再建设

2000年5月,双街新家园破土动工。

然而,当一期6栋楼拔地而起即将封顶时,2000万元告罄,而配套设施未成的楼宇无人问津。

刘春海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终于将1000多万元资金注入双街新家园

2001年10月1日,双街新家园竣工。

当晚,刘春海在小区中心花园策划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

与其说是晚会,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

完达山乳业公司领导当场拍板,一次性为职工购买了50套住房,并现场交了定金。

当地的年轻人也不再犹豫, 2002年底,双街新家园全部有了新主人,双街村70%的农民在这里安居。

双街村的“城镇化”,让刘春海信心大增,他率领村民

一鼓作气又规划开发了占地180亩的双街新城。

2005年,24万平方米双街新城清盘告磬。

2009年,村里在原村址上规划建设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双街新�”,全村621户农民搬进了生态宜居的新居,双街村真正实现了住宅“城市化。

”      以农为本,打造农业科技园区   在基本实现工业园区化、住宅城市化之后,双街村北运河畔那片农田是仅存的财富,而保护它的最好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为此,刘春海率团赴江沪鲁考察;征求区镇领导意见;聘请专家学者出谋划策……   2009年4月,投资2亿元的双街现代农业科技园破土动工。

按规划,科技园内一期建设1000亩的高新设施农业园。

按循环经济与生物技术的科学原则,按生物农业的产业链进行合理布局,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10年8月,3000平方米的植物组培中心和3000平方米的草莓研发中心已建成。

中心后面,1.2万平方米的种苗快速繁育中心已完成了热镀锌钢结构主体建设

不远处,每栋660平方米的100栋二代节能温室里,栽植的荷兰茄子、以色列黄瓜结下了果实。

在园区的北侧,一栋栋占地50亩、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蟹味菇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今年10月份投产。

采取货架式立体生产,日产蟹味菇20吨,产品大部分出口日本,年销售收入1.5亿元。

高新设施农业园建成后,直接带动基地3000—4000亩;园区可为1000户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同时,还将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市场支持,户均可增收6000元。

民生为大,   让村民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教育首先从娃娃抓起。

双街新家园西北侧,村里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花园式幼儿园――双街幼儿园,幼儿园有多功能婴幼儿教学空间和生活空间,聘请50名专业幼儿教师,而且采取双语教学。

挑选出村里位置最好的65亩地,拿出建村委会办公楼的资金,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双街模范小学。

这所现代化的小学分教学、生活、运动3个区域,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高标准体育馆、铺设塑胶跑道的操场、餐厅等,1800名学生入校就读。

搬进新居的双街村民在提高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方面也不落伍。

双街村先后投资300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健身基地、街心花园、村民学校、文化活动室等。

节假日,村里还组织民间花会、戏曲演唱、卡拉ok演唱会等文体活动。

城里人有养老保险,双街村民也有。

村里全村年满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村民统一上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

村民高兴地说:“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老了村里还给发工资!”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全村所有村民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一般情况医药费报销比例为33%,大病可二次报销,比例提高到90%。

还有城里人没有的。

凡是考上中等以上学历的学生,双街村有奖励:大学本科5000元,专科3500元。

18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每年享受150元的补贴;每年春节,给每位村民发放福利费400元;每个中秋节,每户“四大样”:米、油、蛋、鱼。

面对成绩和荣誉,刘春海依然谈定。

他说,最爱听的话是村里的大娘看到他时说:“儿子,我们可得了你的济了,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这日子太好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