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微量元素铜高是怎么回事 孕妇,微量元素铜对你很重要

“中国人缺钙”,这是钙产品广告让“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可中国人的铜摄入情况如何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有一则维生素广告说“中国人不缺磷铜”。

无论这句广告词的依据如何,我们还是提醒――      铜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对维护心血管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缺铜和铜过量都会给人带来痛苦。

对于孕妇来说,体内的铜含量是否正常,关系到母婴的健康。

所以,孕妇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缺铜了,发现缺铜了怎么办,什么食物含铜量多,婴儿出生后出现缺铜症状如何补铜等问题,成为许多人关注的健康话题。

缺铜有些什么症状      故事一   黄远源生在广西某山区,父亲早逝,母亲领着他们姐弟四人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境十分艰苦。

初中毕业那年,黄远源与村里的青年一起来到广西首府的一家企业打工。

吃了几年食堂,黄黄瘦瘦的黄远源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追求者不少。

最终,黄远源与城里人梁小棠结成夫妻。

可5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没有生育,小梁的父母让他们上医院检查。

查精子数查月经史查生殖器都未发现问题,医生一时也弄不清哪个环节出了毛病。

后来做了微量元素检测,发现黄远源的铜含量极低,医生把这对夫妻的不孕症因锁定在缺铜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含铜食物,黄远源最近有喜了。

医生建议铜与不少妇科疾病关系密切,因缺铜而产生的不孕症、自然流产等,其血清检查显示为血清铜低于正常值;而妊娠中毒、生殖系统炎症、妇科肿瘤等病症则表现为血清铜高于正常值。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缺铜是否合适怀孕,应到医院进行铜含量的检测。

故事二   项海珠从小爱吃煎炸食品,什么油条、煎饼、炸麻花的,天天吃也不腻。

23岁那年,项海珠与邻村的男青年结了婚。

24岁怀孕时她还是继续偏食油炸食物,孕期还添了爱吃方便面的毛病。

由于爱吃的煎炸食品不含铜,项海珠生下的孩子也出现缺铜症状

孩子出生6个月时,头皮浅表静脉显露,皮肤和头发色素减少,精神萎靡,常常厌食、腹泻。

针对孩子这些明显的缺铜症状医生开出了处方。

医生建议一般来说,新生儿在6个月时才会出现缺铜症状

如果发现婴儿有缺铜症状,就要采取最好的补铜措施―坚持母乳喂养是最好的补铜措施,而保证优质母乳要靠科学的、合理的、均衡的饮食搭配。

对于项海珠来说,在给孩子补铜的同时,要赶紧戒掉偏吃油炸食物的习惯。

故事三   章锦玲今年三十有四,自从怀孕以来,她一直不得安宁,不是呕吐吃不下东西就是头疼感冒生病。

好不容易熬到怀孕28周了,那天早上起床,肚子突然疼痛,下身流水,她立即上医院检查。

医生说她的胎膜早破,羊水已流出,得马上生产,否则将危及胎儿的生命。

早产儿出生后被留在医院保温箱保养了很长时间,章锦玲全家人都为孩子揪心不已。

章锦玲请医生解释她早产的原因,医生询问了她的家族病史,给她做了心理、神经系统、血液、尿液等方面的检查,最后确定为铜缺乏引起胎膜早破胎儿早产。

医生建议孕妇体内铜水平过低,容易造成胎膜变薄、脆性增加、弹性降低,因而发生胎膜早破胎儿早产。

孕妇在怀孕期间,如因妊娠反应吃不下东西,一定要注意通过药物、保健品及时补充营养,尤其需要摄入足够的多种维生素。

并且注意按时体检,及时发现缺铜或缺其他营养的问题。

铜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一般成人体内约有微量元素铜100~200毫克,它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于:   ●大脑的"益友"。

铜是大脑神经递质的重要成分,铜摄取不足可致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发生障碍,脑细胞中的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记忆衰退、思维紊乱、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

●心脏的"卫士"。

铜参与多种金属酶的合成,而这些金属酶是将心血管的肌细胞牢固地连接起来的纤维成分,具有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之功能。

一旦缺乏,此类酶的合成减少,心血管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将给冠心病入侵以可乘之机。

●造血的“助手”。

铁是人体造血的重要原料,但必须依靠铜元素的帮忙。

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浓度势必降低,从而导致铁难以转化而诱发贫血症。

●助孕的“新星”。

妇女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胎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胎膜早破,引起流产或胎儿感染。

●抗衰老的“能手”。

人体的衰老是因为体内的自由基的代谢起作用,其中的羟自由基毒性最强。

含铜的金属硫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较强的清扫此种代谢废物的功能,保护人体细胞不受其害。

●流感的“天敌”。

人体摄入足够的铜,可在流感病毒表面聚集较多的铜离子,从而为维生素攻击流感病毒提供有效的"靶子",促使病毒表面发生破裂,置病毒于死地。

●防治白发的“灵丹”。

缺铜可使人体内的酪氨酸酶形成困难,导致酪氨酸转变成多巴的过程受阻,最终妨碍黑色素的合成,遂引起头发变白。

相关链接   ●中国人到底是否缺铜   ①从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来看,又根据第三次营养普查的数据,   中国人平均每天从膳食中摄入的铜为2.4毫克,而人体对铜的所需量是每日2毫克(据专家介绍,铜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是每日8毫克),从整体上看一般成年人不缺铜,但这结论是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得出的。

②从具体人群、具体个体来分析,营养结构、铜含量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孕妇、儿童、   老年人,部分人群膳食结构西化,在偏食、新陈代谢调节等方面出问题时,缺铜、铜过量的症状就会出现。

注意营养结构、注意调整自己的铜含量,是特殊人群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检测人体含量的途径:   ①发检。

取头发样进行检测。

但头发是人体的末端,代谢活动低,只能反映某一时间   的变化情况。

且头发裸露在外,微量元素含量受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准确性低。

②血检。

采取静脉血或末梢血,检测血浆或血清,此法稳定、准确、科学,是国际公   认和临床实用的方法。

●铜含量血清检测中的正常参考值:   成人:男11.0~22.0 微摩尔/升(国际通用单位)   女12.6~24.3 微摩尔/升(国际通用单位)   儿童:14.1~29.9微摩尔/升(国际通用单位)   ●人体摄取铜的途径:   ①使用铜产品,如铜水管、铜壶、铜器皿等。

②食用含铜食物

含铜多的食物有:河虾、牡蛎、各种谷物粗粮、各种动物肝脏、鱼类、乳品、瘦肉、虾皮、莲子、黑芝麻、马铃薯、豌豆、蘑菇、番木瓜、苹果、茶叶等。

●铜缺乏引起的症状:儿童贫血、发育不良、痢疾、体温低、毛发色素减少、骨骼畸形等。

妇女不孕、孕妇胎膜早破等。

人体缺铜可导致心脏、骨骼、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疾病。

●铜过量的危害:铜中毒,出现浑身震颤、四肢僵硬、肌肉痉挛等症状

温馨提示   ①如果没有症状,不必刻意去了解自己是否缺铜

②如果确定自己或孩子缺铜,请不要盲目补铜,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铜。

③补铜最好通过饮食调节。

④过量摄入铜会造成铜中毒。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