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修心_修心养生是什么意思

养生之道者,保养生命也,包括一个人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等整个系列过程的调节修养保健之法则。

然而,大部分人虽然花了很多工夫加以保健(药补、食补)和身体锻炼(打拳和练气功),可结果身体仍是健而不康,康而不寿,旧疾今去,新疾复来。

究其根由,在于他们不得养生之真法、延年之圭臬――修心

玄中子曰:“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

”纪乾老人也云:“良药即在汝心,修为之道即在汝身。

三分药妙七分养心,术在自维自治,总是不谬也。

治人治病补心难……”数千年来,曾有多少帝王将相、方士术者一生苦心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可皆以彻底失败而告终,追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养生之道,贵在修心”和“以气为本,健心为要”的修真法诀。

特别是在现代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人们只满足“食补”、“药补”,不重视“神补”之法则运用,对“人体自有大药在,肌体具有能量场”的自动康复机制完全处于茫然无知状态,如此引起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的大量产生。

这里所说的“心”,分广义和狭义的“心”,即五脏之心神明之心

二者虽各有所主,但在生理功能方面有着相互滋生、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

心脏之心,中医认为主血脉。

中焦水谷的精华由脾输于心,化赤而为血,此即心生血。

血随脉管周流全身,如心血旺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如心血虚则面色枯萎苍白。

《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为全身的主宰,心病则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或善悲,或喜笑不休,或神志昏聩及狂言乱语、精神失常,如《内经》所说“心怵惕思虑则伤身,神伤则恐惧自失”。

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

血可以化而为精,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

故而心脏之“心”藏神而主血脉,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活动的主宰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

”反之,“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脏虚衰,气亏血少,体弱神疲,早衰减寿。

所以,历代养生家尤其强调保养心神,认为调养心神乃养生之宗、治病之本。

神明之“心”指“心之官则思”,是思维的功能,即思想、意识、意念。

道家认为“心乃一身之主”,“心者,智之舍也”。

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万意皆由心生。

《道德真传》云:“多心不如无心无心而是宿心。

有念不如无念,无念而是高念。

心灭道自全,心生道自灭。

一体归真,全身俱忘。

达到耳无所闻,目无所见,万念寂定,一体归真,回光返照玄关窍,无心观其妙,有心观其窍。

”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著《长生秘诀》说:“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二者并行不悖,体身健而寿命可延长。

”他提出六个“常存”,首倡“养心”。

六个“常存”其一为常存安静心,主要是指少嗜欲。

“深山穷谷之中人多长寿者,少嗜欲而心常安静所致也”。

其二则长存正常心,要以正胜邪,如日色当空昏暗自明。

其三为常存欢喜心,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能随意自适,明日无饭吃心亦不忧。

正如白居易诗云:“随富随觅具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其四常存和悦心,对人态度和蔼。

其五常存善良心,做有利于人、无损于人的事,要“人邪我正,人恶我良;人生事,我息事;人害人,我为人”。

其六常存安乐心,在苦中求乐,在逆境中觅快意。

“每遇不如意事,即将更胜者比之,心即坦然大乐矣。

”古人云:“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上虽不足下有余。

”   人的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现代医学临床发现,“心因性”疾病占患者的80%左右,以至引起科学界极大关注。

心因性疾病患者的性格特征看,冠心病患者多雄心勃勃、做事认真、善于竞争、感情丰富、固执己见、急于求成;高血压病患者多易激动、焦虑、冲动,常求全责备、刻板主观;肿瘤或癌症患者多忧心忡忡、情感压抑,常有不安全感,使得自己无依无靠、无能为力,常压抑着愤怒和不满。

中医学讲,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惊伤胆,悲伤肺,人的心理与生理是全息对应的。

如何用最简捷的方法治疗心因性疾病呢?自古就有“心病还要心药医”的说法,其实质就在于“修心”、“养心”。

究竟怎样去“修心”呢?修心之法,古已有之。

万事万物法于阴阳,阴阳互根,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世事如云变幻莫测,心如止水波澜不兴。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静观天地,品味人生。

保持一种大道顺其自然的平常心态,此即“修心”之妙品矣!陆游诗言得好:“习气终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不来还读书。

”   《四言金石考》云:“生死大事,几人参究。

来时糊涂,去时梦游,所以轮回,恶取不休。

真可痛哉!迷昧根由。

乐时忘悲,日耗神咎。

”这段话对世间人类心态表述得很切实际,假如人人都将此看破,达到“致虚极,守静笃”、“清静无为”之道,求乎增寿延年何难哉?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