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健脾化痰法治疗梅尼埃综合征

作者:刘志纲,梁尚琨,范晨芬【关键词】 梅尼埃综合征;健脾化痰   梅尼埃综合征也称内耳眩晕,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蜗管及球囊膨大,刺激耳蜗及前庭感受器引起耳鸣、耳聋、眩晕等一系列症状,轻则眩晕欲仆、恶心呕吐,重则如坐舟中,不敢稍动,稍动则眩晕加重。

现代医学病因尚不清。

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维生素缺乏及精神因素有关。

祖国医学历代从痰、虚、风、火诸方面论治,有独到之处,兹就健脾化痰法治疗梅尼埃病之一心得,陈述如下。

1 健脾化痰法治疗梅尼埃综合征   痰之为病,变化多端,上至神明,下至空窍,内而脏腑,外而经络,随气而升降,无处不到,有形之可察,无形之难辩,古有“百病皆因痰作祟”、“怪病责之于痰”之说。

临床上如癫、痫、狂证,瘰疠核、瘿瘤、痰饮、胸痹、眩晕等病均与痰有关。

至于其来源,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有关,痰之为物,非人身素有之也,乃是一种病理产物,反过来,又为致病因素。

《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津并行。

临床上,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则可聚湿成饮,饮凝为痰。

故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此外,有火邪炼液为痰,气滞凝痰和食郁生痰等,从临床表现看,除风痰外有寒、湿、热、燥痰之分。

此外,一些奇形怪病往往与痰有关。

《医学三字经》“急病火、怪病痰、暴病实,久虚残”,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梅尼埃病察其形体肥胖,呕恶眩晕,耳鸣不能睁眼,结合前人经验,从健脾化痰入手,灵活加减,多收到良好效果。

主要用药如下:以半夏白术天麻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为主加龙骨、牡蛎、钩藤、白蒺藜等。

药如:白术天麻半夏茯苓、陈皮、生姜、大枣、泽泻、龙骨、牡蛎、钩藤、白蒺藜等,方中“足太阴经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风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脾胃论》)。

且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乃治痰之祖二陈汤的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乃苓桂术甘汤专门健脾化痰,温阳利水,泽泻白术泽泻汤配龙牡更能健脾化痰止眩,加钩藤、白蒺藜可增强清肝散风作用。

生姜半夏茯苓乃小半夏茯苓汤,专门健脾行水降逆止呕,诸药合用,相得益彰。

临床随不同兼证可随证加减,如:耳鸣耳胀听力减退者加石菖蒲、枸杞子等;腰酸耳鸣者加枸杞子、女贞子、首乌、山芋等;眼花目糊者加青葙子、决明子,头颈不能转动或有僵直感者加忍冬藤、络石藤、葛根、丹参等;外感风邪者加荆芥、防风、僵蚕(炙),食欲不振加焦三仙、砂仁;大便干结加火麻仁、郁李仁等,心悸失眠加合欢花、远志、夜交藤,腹胀加川朴、木香、广郁金;气血虚者加党参、当归、黄芪等。

2 前人经验   考前人经验,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善用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加龙牡治内耳眩晕症,张伯臾用温阳止眩汤(熟附片9 g,白术9 g,半夏9 g,天麻4.5 g,钩藤12 g,茯苓9 g,白芍9 g,川芎6 g,生姜3 g)治内耳性眩晕

对阳虚呕吐者用真武汤,不吐者用泽泻汤。

赵锡武用龙牡泽泻汤治眩晕如生龙牡各18 g,桂枝9 g,白术12 g,甘草9 g,半夏12 g,生姜9 g,茯苓18 g,橘皮12 g,泽泻18 g,程门雪用苓夏汤治眩晕如:生白术4.5 g,制半夏4.5 g,明天麻2.4 g,茯苓神各9 g,炙远志3 g,薄橘红3 g,广郁金4.5 g,桂枝0.6 g,炒白芍3 g,佩兰根4.5 g,佛手花3 g,荷叶边一圈,亦以健脾运湿,升清降浊为主。

蒲辅周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和温胆汤治眩晕总不离开健脾化痰,适当配解郁,清火,养心等均收到良好效果。

3 讨论   综合以上所述,虽方各有不同,但用药宗皆相同,处方加减不外乎四君、二陈、五苓、真武、苓桂术甘、六君、补中益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泽泻汤甚或温胆汤合开窍醒神,宁心安神,清火化痰或潜阳重镇之品,根据不同兼证灵活化裁,可见用健脾化痰法治疗梅尼埃病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乃前辈医家之验,当酌情而扩用之。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