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血瘀论治肿瘤体会]气虚血瘀

关键词 气虚血瘀 肿瘤 辨证论治。

沈敏鹤主任医师医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验笔者随其临证受益匪浅。

观察其从气虚血瘀论治肿瘤疗效甚满现探讨如下。

立论依据。

云“邪所凑其气必虚。

”《景岳全・积聚》云“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人多有积聚病。

”明・李梓《医宗必》云“积成也正气不足而邪气踞。

”又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

”可见肿瘤发病基础正气不足。

沈老师认人体生命活动赖气运行上焦受病肺气虚焦受病胃气虚下焦受病元气虚而诸气虚皆因脾胃气虚损。

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成瘀;气虚失温煦则生寒湿寒、湿、瘀结则生积聚。

而且对肿瘤治疗临床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易耗气伤血伤阴临床表现多气虚、阴虚尤以气虚多见。

如王清任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血管血管无力必停留而瘀。

”《寿世保元・血气论》曰“气有息不运血有息不行。

”因气虚血瘀肿瘤发生、发展病理基础而益气行瘀则是肿瘤治疗基法则。

治则运用。

. 重然气气乃身主犹如天日有日则明无日则天昏地暗;常人气充则神清气爽气弱则萎靡不振病白昼阳气充足病情比较轻缓到了夜阳气衰弱阴气独盛则病情急重所以人生命活动离不开气主宰。

日气变固属重要然四气化亦须重视。

沈老师临证用药非常重顺应四气。

三月谓发陈宜生而勿杀宜予而勿夺春气属肝肝喜条达常加用柴胡、枳壳、川楝子等疏肝理气品以顺春气应;夏三月谓蕃秀华英成秀应使气得泄常以生脉散益气养阴值长夏宜加芳香化湿;秋三月谓容平宜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用白芍、五味子、山萸肉等酸甘涩品起到固敛阴、宁心安神效;冬三月谓封藏应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常可加用附片、鹿角霜、仙灵脾、干姜以温脾肾、散寒邪。

. 重水谷气人体正气命门依赖脾胃运化水谷气滋养。

有云“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脾脾气散精上归肺”故而人体正气充足必须脾胃气无所伤若胃气弱脾胃气亦伤则运化无力水谷气乏生正气必不能充。

肿瘤病人临证重脾胃尤重要脾胃健能化腐水谷滋生胃气、肺气、肾气等身气。

沈师常辨证选用补益气汤、沙参麦冬汤等以和益气加以健脾胃、助消化药谷麦芽、神曲、鸡金等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3 重标兼治肿瘤病属虚标实以气虚血瘀标临证常以益气扶正基础以复已亏虚正气;加用适量养血活血药祛瘀生新以治标且益气能行瘀能达标兼治目。

. 重舌脉以卫气营血断归沈老师非常重观察患者舌脉变化并根据卫气营血辨证分析判断疾病预情况。

舌色淡红病卫分、气分病情轻浅预颇;舌色紫暗或紫气泛现甚或伴有舌下络脉淤张者说明病已入营入血病情重预差。

脉数而无力或细数说明已久病伤阴气阴亏虚若任其发展则必将真阴耗伤正气消亡无可挽救若及投以补气生津品则可使脉平缓病情趋安。

若见脉涩而无力亦属病重舌色多紫治宜益气活血。

3 病案举例。

钟某某女39岁。

005年月9日诊。

结肠癌术lx方案化疗3次诊见神情倦怠面色萎黄有潮热夜盗汗咽干口燥夜寐不安。

舌质紫红、舌干少苔脉细涩。

证属气阴两虚血行不畅。

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药用黄芪、党参、生白术、八月札各5g麦冬30g五味子g当归9g丹皮0g焦山栀6g。

剂。

患者复诊诉潮热盗汗症状已有改善但舌质仍紫红舌己稍有津液上方加丹参0g续剂。

三诊诉已无明显潮热盗汗舌质仍红但已无紫气舌津液渐复已有薄苔。

守前方调半年余随访年已恢复工作半年余精神状态良。

收稿日期 00608 相关热词 气虚肿瘤体会血瘀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