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摘要】 原发性肝癌发现时多为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中医中药在肝癌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优势。经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在改善肝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控制癌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中医药疗法;肝瘀脾虚;辨证论治。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较高,在我国居于第三位。手术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不能行根治性手术,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平均生存期仅7.5周[1]。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报道如下。

1 辨证论治。

辨证的出发点在于揭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病理变化,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2],是防治疾病的精髓之所在。

段平等[3]将肝癌辨证分3型:肝郁脾虚、瘀毒不化型:治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抗癌之法,方取四逆散合白蛇六味汤加减;毒瘀互结型:治以健脾补肾、养气血、解毒化瘀抗癌之法,方取四君子汤加减;热毒蕴结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利胆之法,方取龙胆泻肝汤加减。何秀兰等[4]报道王沛教授一般将肝癌分为4型论治:肝郁脾虚型,常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宽中为治,方用逍遥散、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气血瘀滞型,常以活血化瘀、理气散结为治,方用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加减湿热蕴结型,常以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治,方用茵陈蒿汤、五苓散、五皮饮等加减;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补肾,方用一贯煎、大补阴丸、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加减。沈敏鹤[5]总结吴良村教授治疗肝癌经验,根据肝癌患者常见的脉、舌、主症、体征将肝癌辨证分为3型:肝郁脾虚型:治以健脾行气、疏肝解毒湿热瘀毒型:治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肝肾阴虚型:治以养阴清热、消症散结。刘瑞林[6]等总结晚期肝癌48例,分为:气滞血瘀型,治则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以小柴胡汤合大黄虫丸加减脾虚湿困型,治则为益气健脾化湿,佐以疏肝活血,以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肝胆湿热型,治则为清利肝胆湿热,佐以活血化瘀,以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肾阴虚型,治则为滋阴柔肝养血,佐以软坚,以滋水清肝饮合兰豆枫楮汤加减。高晓红[7]等总结晚期肝癌28例,分为3型:肝郁脾虚型,方以加味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加减湿热瘀毒型,治宜清热利湿、散瘀解毒,方以茵陈蒿汤加减;肝肾阴亏型,治宜滋阴益肾、清热解毒,方以一贯煎加减。王晓光[8]总结原发性肝癌46例,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分为4型:肝郁脾虚挟瘀型,治以疏肝健脾、化瘀散结,予小柴胡汤加减血瘀气滞挟痰浊型,治以理气化瘀软坚、培补脾气,兼化痰浊,予鳖甲煎丸加减湿热蕴毒血瘀络阻型,治以清利湿热解毒化瘀,扶正消积,予黄连解毒汤加茵陈蒿汤加减;气阴两虚血瘀互结型,治以益气养血、补脾益肾,化瘀消积,予一贯煎合六君子汤加减。杨通礼等[9]将肝癌分为5型,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加减肝郁血结型用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肝脾两虚型用四君子汤、黄芪建中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相搏型用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加减;痰瘀胶结、气滞血瘀型用犀黄丸、小金丹、甘草芍药汤加味。李雅玲等用健脾理气法治疗48例晚期肝癌,1年生存率为43.7%,5年生存率为17.6%,中位生存期为12月。

2 中药制剂。

覃燕明[10]使用艾迪注射液对3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有效率达54.8%.官纯寿等[11]对38例肝癌患者静脉注射薏苡仁注射液,20 d为1疗程,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顾小侠等[12]在肝癌治疗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岩舒注射液清热解毒,抗瘤抑瘤,同时配合中药煎剂,能有效改善症状,部分地抑制或缩小肿块,明显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存期生活质量。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