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与和乐】敬畏

我先谈一谈工作与生活的问题:无论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人,我们都必须有一个健康性的、一种包容性的、一种饱满的心态、一种有激情的状态。

这样一种心态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生活的需要。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同时我也不认为一个生活态度不端正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事业做成功。

这样我们对待工作要敬畏,对待生活要和乐。

拥有敬畏心   当神圣感缺失的时候,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最崇高的存在以后,我们个体是世界中最重要的存在以后,就丢失了敬畏心。

敬畏心还有吗?不会有了,因为敬畏心丢掉了。

有一个电视剧组在拍电视剧的时候,把摩崖石刻的字污染掉了,他们却辩解说不知道这个是文物,拍电视剧是一种文化活动,却对文化没有敬畏之心。

只要稍作思考便知:摆脱自己看看这个字比你要长多久,只要意识到了,在涂抹的时候,心里面就没有一点颤动吗,没有一点不安吗?这个说明什么,说明你的内心已经不再有“敬畏”二字,你什么都不敬畏了,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你敬畏了,这个情况今天可以说遍地都是。

没有敬畏心的生活是不是愉悦呢?儒家的一个说法是,敬畏与和乐是结合在一块的,敬畏与和乐是一种情绪的两面而已,没有敬畏的,放纵恣肆的生活同时也是没有快乐生活,这个大家可能有异议,怎么说放纵恣肆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呢?越放纵越快乐,我多快乐,我多自由?   大家反省一下,当你没有一定约束力和克制的时候没有敬畏心,不能自律的时候,那种快乐是何等的让我们内心觉得空洞。

如果连续三天让你天天喝酒、唱卡拉OK,你每天晚上临睡的时候会不会有极为无奈和空虚的感觉?   而愉悦快乐不同,有约束的,有自律性的生活才是能够持久在其中的生活,才是能够持久的享受其中愉悦生活,但是未必是快乐

快乐与和乐   “快乐”这两个字,告诉我们这种乐是怎么样的?是会长久还是很短暂?当然很短暂,因为快乐这个“快”字本身就是告诉我们“乐”是快的,但这仅仅意味着快乐快乐并不是愉悦

快乐是有刺激来源的,是有刺激性的乐。

比如大家看过恐怖片,大家为什么看恐怖片,因为看恐怖片快乐,为什么那么恐怖的东西让我们快乐呢?因为我们要寻找那种惊悚感,但是大家看久了恐怖片以后,恐怖片还能给你带来原有的惊悚感吗?我开始看香港的恐怖片吓的够呛,但是越来越不恐怖,后来看美国的恐怖片,发现美国的恐怖片是恶心而不是恐怖,后来看日本的恐怖片,发现日本的恐怖片确实恐怖,但是看完了午夜凶铃之后,就没有什么恐怖了。

就是说要达到同样的快乐,必须有刺激源,你要维持同等程度的快乐,刺激效果必须加大,才能维持原来一个小小的刺激就能达到的快乐度。

愉悦不是这样的,愉悦没有任何刺激来源,愉悦不是对象化的快乐

愉悦是什么呢?它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整体感受,愉悦是来源于对生活完整的把握,愉悦是来源于安静、平静、没有内疚感的心灵。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每个人有这三种乐是人生一种境界――和乐。

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就是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麻烦,是人生最完满的时候,是人生至高之乐。

这种快乐是需要一点伦理的幸运才能得到。

置于其乐之中时,我们常常不觉得我们愉悦,等我们生活中发生了某种不可逆转的重大缺失的时候,而这种缺失一经发生,生活就可能不再完整的时候,比如父母离去,当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这样最完满的至高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幸福?是平静的、朴素的、安宁的、愉悦的,它平静如身边的水,唾手可得,但又是生命中的奇迹,是人生中莫大的幸运。

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抬头看天,我没有任何有反道德原则的事情,再看看我身边,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这种安宁、饱满的心灵也是至高的快乐,那这种至高的快乐同样是朴素的,同样是让我们持久生活在其中的。

第三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一种责任之乐,而今是天下无英才,还是英才无人教呢?   因此,我们把这种安宁的持久生活在其中的非刺激性的愉悦敬畏联系在一块,没有敬畏没有愉悦,这句话放在这,大家可以慢慢体会。

编辑/坦然。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