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之病与应对之法_穷病的时评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时事评论以及时深刻性和尖锐批评性为受众所追捧。

有资料显示,鼎盛之时,国内创办时评版的报纸有300家之多。

不过,现在有很多报纸时评阵地正快速失守,不少曾红火过的时评版面也纷纷淡出人们的视野。

时评怎么了?病了!时评到底犯了哪些病?报纸又如何免遭感染?对此,作为报纸时评版的评论员之一,笔者进行了一些梳理和分析。

理性疏导偏激情绪。

时评是政论,批评性是它的特质。

批评性是通过作者情绪宣泄来体现的,但宣泄要把握好度,过了就是偏激。

在一些敏感问题上,时评的方向在于百姓情绪的疏导,而不是火上浇油。

有段时间,北京城管小贩关系十分对立。

有两件事比较典型:一位城管队员在执法中,被小贩用刀捅死。

但在公众眼里,行凶小贩是受同情者。

另一件事是,北京海淀区一批在北大桥下设夜摊的无证小贩,出资雇用“探子”,专门盯梢城管队员,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通风报信,结果使城管的行动屡屡扑空。

城管也不含糊,有一天把行动时间定在22点后,并在夜幕降临时故意制造关灯下班的假象。

当“探子”把“城管下班了”的假情报传出后,城管行动开始,他们如神兵天降,将这些毫无戒备之心的小贩们“一网打尽”。

有关这两件事的时评不少,可大都纠缠在对错是非中不能自拔,缺少时代感和建设性。

钱江晚报》刊登了一篇与之相关的时评《“22点后行动”与“一元效应”》,既没有说城管的不是,也没有说小贩的不是,而是以浙江的一则本土新闻作为论据,证明只要“管理得法,服务到位”,城管执法中的许多对立矛盾当可化解。

有人说这则时评没有痛批,也没有讲啥大话,但道理一看谁都懂,“就是这么个理儿!”现在的时评版面上急需这种通过理性分析,以提建设性意见为主的时评

接“地气”防“隔山打牛”。

几乎所有时评版面都不约而同地拿其他地方发生的新闻进行品评,故被称为“远射炮”。

在《钱江晚报》的时评版上,有一个名叫“钱塘原声”的栏目经常被放在头条位置上,老百姓十分关注。

因为这是本报评论员针对本地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说,直指问题,揭露矛盾,针砭时弊,惩恶扬善。

取名“钱塘原声”,表明这个栏目很接“地气”,立场就是针对本地人和事,且发出自己的声音。

接“地气”, 就是贴近百姓,融入社会生活。

浙江台州路桥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其房产被法院委托拍卖,当地一位名叫应美娟的农妇拍得了其中的4间。

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在过户时,她发现法院提供的拍卖资料,竟被人做了手脚。

于是她与法院较上了劲儿,不下50次向台州中级法院讨说法,但她等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最后她无奈地说:“包公都已经死掉了。

”   《钱江晚报时评版“钱塘原声”立即以《谁让农妇叹息“包公已死”》作了评论,直指法官涉嫌造假,并借用重庆高院院长钱锋一句话作立论:“法院不依法,天理难容。

”读者反映“骂”得痛快。

台州中院很快着手对该案进行复核,让百姓看到了媒体监督的力量。

就是接“地气”的好处,如果事情发生在外地,任你怎么评说,估计不会有人跳将出来的。

广开言路以克“精英模式”。

时评是精制“小炒”,味道应该有别于一般“大锅菜”。

但现在奇怪的是,新闻可能是独家的,时评却成了“大家”的。

同城几家媒体的时评版面,重稿现象屡见不鲜。

看似丰富的时评版面,实际上就是一桌“大锅菜”。

时评版面大锅菜”现象的形成,重要原因之一是作者队伍的“精英化”。

每天在说来道去的,就是那么几位专家学者。

而在《钱江晚报》的时评版上,几乎没有重稿。

原因是基本不采用职业时评人的稿子。

因为这些职业时评人的文章,往往是鼠标一点,发给几十家或上百家报社。

一篇好的时评文章,其观点应该为一家媒体所独有。

当相同的观点“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时,媒体的个性也就没有了。

报纸应把大众评说,作为时评版的立版之本。

具体做法可以是多样的。

一种做法是所有采编人员同时兼具“本报评论员”,鼓励所有采编人员给时评版写稿。

另一种做法是广开言路,让大众发言。

世界很大,也很多彩,每天都有值得观察和评论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观点。

芸芸众生,见仁见智,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创造一个话语平台?      作者薛建国单位为钱江晚报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