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沦落人 神回复 同是天涯打工人

一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好又来”家味餐馆,食品繁多,味美价廉;大排档消费,吸引了不少食客,生意红红火火,如日中天。

餐馆老板吴福的钱包更如气球,越充越鼓,乐得他做梦都在笑。

当然,他心里清楚,这得归功于打工妹阿珍

阿珍到“好又来”打工已经两年,她长相水灵,且人品也好;她为人诚实热情,又勤快好学,从洗碗、配菜到收银,这“十八般武艺”没一样不会不熟的,就连大厨的活儿,她也能挥舞两下子,让人刮目相看。

有一次,大厨临时有事误了时,到开餐时间也不见他的影子,吴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转来绕去干着急。

突然,阿珍说让她试试。

吴福吃惊得不亚于见到了外星人:“你?”阿珍却不容置疑地点点头。

俗话说,救场如救火,看来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

吴福看她不像开玩笑便同意了。

结果客人所点的菜,炒的、蒸的、煲的、炸的,盘盘到位,样样色香味俱全,客人吃得心满意足,赞不绝口。

客人问吴福是不是换了新大厨吴福只好含糊其词地应着:“是、是……”客人们便称赞他做生意有眼光云云。

吴福听了竟倒抽了一口冷气,阿珍却偷着乐了好一阵子。

从这以后,吴老板不敢小看打工妹阿珍了。

他不仅给她加薪水,还放手把餐馆交给她打理。

食客光顾如云,餐馆生意越做越顺,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吴老板打工妹阿珍之间产生了矛盾,进而,阿珍竟炒了吴老板的鱿鱼。

那天,开餐时间将近结束,吴老板餐馆转了转,却看到了这样一幕:阿珍把菜盘剩余的菜渣菜沫全倒进了两位民工碗里,两位民工感激地说:“谢谢大姐!”阿珍却叹了口气说:“有什么好谢的,你们在外打工挣点钱也不容易啊!”两位民工差点涕泪俱下:“大姐心肠真好!”后来他们还说了些什么,吴老板就不清楚了。

可他真切地看见两位民工又从锅里添了一次饭。

他心里不舒服了,心想:那些菜渣菜沫不是还能卖一份快餐吗?没那些菜渣菜沫,两位民工也不会再添一轮饭。

这无形的损失让他着实心疼了一下。

他板着面孔进了餐馆阿珍瞅了他一眼,以为他在外碰了不顺心的事,所以没吭声。

吴老板却念阿珍初犯,所以忍了忍,没把事情说破。

过了两天,不知怎么回事,到“好又来”就餐的民工渐渐多起来。

吴老板心里不踏实,开餐时间,他偷偷溜回餐馆察看过几次。

“好又来”对快餐有规定:五元一份,两荤三素,米饭管饱不收钱。

吴老板一清二楚地看见阿珍民工盛菜时份量偏多。

他心里盘算,一个民工偏多一点,十个民工就多十点,如此算下去可不是小数目;再说,每个民工多点菜,他就会多添一碗米饭,两碗变三碗,这可是个无底洞哪!吴老板想着想着,气不打一处来:你阿珍吃我的用我的,还要拿我的东西做人情,简直是吃里扒外嘛。

他忍无可忍了,下班后,他召开了员工会议,会上他点名道姓地说了这件事。

阿珍对此作了解释。

原来,附近学校的教学大楼正在施工中,有两个民工常到“好又来”吃快餐,一个叫有生一个叫明生,那天她好心给他们添了些菜渣菜沫,没想到就冲着这点恩赐,第二天他俩带来了一大帮民工就餐。

阿珍想,在保证老板赚钱的原则下,给这些初来乍到的民工多添些菜,也不失为一种薄利多销的好方法。

所以她就这样做了。

吴老板却黑着脸说:“不行!我这里可不是慈善机构!”阿珍不服气地顶撞他:“看不出,你心肠倒挺硬的!”吴福一听竟暴跳起来:“我心肠不硬,你们工资从哪里来?有本事,你们当回老板看看!”既然话说到这份上,阿珍不作声了。

员工会议不欢而散。

翌日,上午发工资,当吴老板把工资递给阿珍时,阿珍顺手返递回一张辞职书。

吴老板看了,不亚于当头挨了一棒,两眼瞪得吓人:“你……”阿珍平静地说:“对不起,我不想做了!”吴老板欲言又止,最后他拼了力气才挤出一句:“你随时可以回来!”阿珍却意味深长地说:“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的!”说完她便走了。

吴老板像霜打的茄子蔫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

二      阿珍走了之后,“好又来”的生意便每况日下,急得吴老板团团转,也不知哪个环节出了乱子。

首先,他相继招聘了几任餐厅经理,竟都是些无能之辈,有些手脚还不干净,使他经济上蒙受了不少损失。

这时他才幡然醒悟,放走阿珍是个致命错误。

其次是服务员像吃了火药,动不动就耍态度,让食客望而生畏。

第三,最近学校对面街新开了一家餐馆,叫“同天涯”,场面比“好又来”还大。

用餐的学生、民工及一些“好又来”常客都不约而同去了那里。

相比之下,“同天涯”门庭若市,“好又来”却门可罗雀,一个天,一个地。

吴老板见了,如同掉进了冰窟,心都凉透了。

那天,他专程到“同天涯”转了转,听说老板是个年轻的打工仔,但他没见到人。

“同天涯”的快餐是四元一份,两荤三素,饭管饱不算钱。

吴老板也禁不住去凑了凑热闹,结果菜的份量比“好又来”还多,味道比“好又来”还好。

他心想:“同天涯老板的脑袋是不是短路了?不然他怎么会做赔本的买卖?这问题,吴老板回家足足想了三天三夜,竟没想出个所以然。

两个月后“好又来”开始亏欠门租;三个月后,开始亏欠员工工资;五个月后,吴老板开始扛不住了,只好打出饭店转让的广告。

饭店好不容易脱手,其转让费正好补交了门租和补发了员工工资,最后到吴老板手中的钱已所剩无几了。

他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不多久便把手中的钱花得一干二净。

他又得从零开始,从打工做起了。

那天,通过朋友关系,他好不容易谋了个工地监工的差事,工地离“同天涯餐馆不远,他忙到中午过了开餐时间才去“同天涯”用餐。

几个菜盘都没剩多少菜了,他买了一份四元快餐正狼吞虎咽,只见一只菜勺舀着菜渣菜沫不断往他菜碗里添,他正要说谢谢,突然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不是常光顾“好又来”的民工有生吗?有生也认出了吴老板

原来,有生炒得一手好菜,当他朋友开张“同天涯餐馆后,他便辞工干起了“同天涯”的大厨

不久他培养出一个接替他的大厨,便荣升为餐馆经理了。

吴老板也对他说出了自己目前的境况。

有生便同情地问他想不想干老本行?吴老板疑惑不解。

有生便说,接替“好又来”餐馆老板是他老乡,目前正要招聘餐馆经理,如果他愿意,明天就可以来报到。

吴福想了想,高兴地满口答应了。

次日,吴福到“好又来”报到但没见到老板,却见到了曾常光顾“好又来”的另一位民工明生,他是“好又来”的餐馆经理。

他转达老板指示:由吴福接替“好又来”餐馆经理一职,明生派往上海就任新开餐馆经理。

看看人家老板的本事和发展势头,再想想自己从老板沦落为打工人,吴福心里难免黯然伤神。

好在他很快调整好心态,餐馆管理运作很快上手。

让他奇怪的是,“好又来”的菜谱品种和服务模式与“同天涯”又何其相似?就连顾客的数量都能平分秋色,各领风骚!这是为什么?吴福在心里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半个月后,吴福接到通知:“好又来”要换招牌,届时举行换牌仪式,时间定了,招牌已叫广告公司制作。

吴福只管做好换牌仪式的筹备工作。

举行换牌仪式的上午,餐馆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前来祝贺的知名人士和亲朋好友陆续就坐。

人群中,吴福看见了有生明生,却不知道真正的主角老板是谁。

这时一辆豪华轿车在餐馆前停下,从车上走下一个戴墨镜的摩登女郎。

明生告诉吴福:“董事长到了,开始吧!”换牌仪式开始,第一程序,摘下旧牌,换上遮掩着红布的新牌;第二程序:揭幕亮牌。

只见那摩登女郎款款走上台去,柔柔地揭开了红布,几个金光闪闪的铜字便呈现在众人前面:全国连锁餐馆天涯

随即,台下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三      摩登女郎摘下墨镜,转过身来,吴福一看,竟惊得目瞪口呆:她不是曾经炒我鱿鱼的打工妹阿珍吗!   原来,阿珍在“好又来”餐馆打工时,就了解到明生有生都有一手炒菜绝活,只因没本钱开设餐馆,才被迫去工地做工。

阿珍离开“好又来”后,找到明生有生一合计,决定用她积攒的三万元作本钱,开设“同天涯餐馆

“同天涯”是“同是天涯打工人”的意思,她要开一家打工人开销得起的餐馆,其宗旨是“味美价廉,薄利多销”。

餐馆开业后,客源不断,生意蒸蒸日上。

她在餐饮业很快淘了第一桶金。

半年后收购“好又来”餐馆,然后向各大城市发展。

两年下来,全国连锁餐馆“同天涯”,正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为了跟上餐馆发展需要,阿珍大肆招兵买马、网罗人才,正是这时候,吴福成了阿珍招聘的对象。

阿珍笑容满面地跟吴福打招呼,吴福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他心里正想着一个迷惑不解的问题:曾几何时,风水轮流转。

老板成了打工人,打工人却成了赫赫有名的老板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