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与茅盾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比较研究

摘要:在进行儿童形象的描写上,虽然冰心以及矛盾小说作品中都涉及到儿童形象的描写,但是二者的描写区有较大的差异冰心进行儿童形象的描述上,所塑造儿童形象丰富且经典,是冰心在“爱的哲学”基础上实现的儿童形象塑造。而矛盾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则更多是天真无邪的存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冰心以及矛盾两位文学大家,针对二者在文学作品塑造儿童形象进行了比对和分析。

关键词:冰心;矛盾;小说;儿童形象;对比。

在中国的文学发展历程中,冰心以及矛盾是两位不得不提的文学大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冰心擅长进行儿童形象塑造,所塑造儿童形象更为丰富,也更为生动。而矛盾小说作品中涉及到儿童形象塑造的較少,但是矛盾塑造儿童形象则更为突出,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儿童观的内容分析。

无论是矛盾还是冰心,都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有突出的成绩。在进行儿童形象塑造上,冰心以及矛盾有不同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一种哲学方面的思想认知,指的是成年人对儿童的思想认知、心理心态等等多方面的评价。

进行小说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冰心塑造儿童是有一定独立思想的,强调在进行儿童形象塑造上,基于“爱的哲学”视角展开。也正是因为如此,冰心进行儿童形象塑造上,充分重视儿童的独立人格,认为儿童仅仅是年龄上和成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心理表现上来说,儿童依然有着其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因此在冰心小说作品中,她所塑造儿童形象往往会有一定的独立性。其次在进行儿童形象塑造上,冰心认为儿童的天真无邪能够更好的实现成人世界问题的合理处理和解决。所以在进行儿童形象的打造上,冰心更强调通过成年人的视角去关怀、关心儿童,立足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儿童承载的是一种爱的光环。

矛盾进行儿童观的塑造上,则更强调的是儿童内心世界的打造。在矛盾的笔下,儿童是天真无邪的,是阳光的代表。矛盾进行儿童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所秉承的理念是通过儿童的纯真来影射出成人世界的复杂和肮脏。所以这也导致矛盾进行文学作品儿童形象的打造上,更多是将儿童作为一种成人的烘托者进行人物塑造

二、冰心矛盾儿童形象塑造的对比。

(一)儿童语言表述方式对比。

进行儿童人物形象塑造上,语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进行儿童形象打造的方式。应该说,儿童语言更纯真,也是这个世界上一种非常动听的语言。在进行儿童人物形象塑造的通过,通过儿童语言表达,能够更好的去展现出儿童的天真。虽然在儿童的口中,也会有一些成人的用语出现,但是对于多数读者来说,这种语言风格更多的能够彰显出儿童的纯真和可爱,是儿童通过一种天真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个性的凸显。

冰心进行儿童语言的表达上,采用的是童真的语言进行儿童形象表述。更多是借助童真的语言表达,用语言来彰显出儿童内心的纯真。在进行儿童形象塑造过程中,冰心赋予文学作品儿童形象是纯粹的、单纯的,所以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尽可能采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烘托。这种塑造方式,实际上是保留了儿童的本真,促使在进行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塑造上,能够实现更为生动、鲜活的儿童性格表达。

矛盾进行儿童语言表述上,则更强调是以成人化的语言进行儿童语言表述。通过成人化的语言融入,矛盾所要展现出来的是一个被成人世界深刻影响的儿童形象。在矛盾的笔下,虽然这些口中有着成人用语的孩子是可爱的,但是在可爱之余,也会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

(二)儿童行为方式的对比。

进行儿童行为的表述上,冰心塑造儿童有着天真烂漫的表现。比如在《俩家的一年》中,冰心塑造的是一个独自外出读书的孩子形象。在进行人物行为的表述上,有非常突出的儿童童真性格表达,诸如“一边玩着,他兀自提心吊胆的。果然至终捱不过下午丝线,还是一走。”这将一个可爱贪玩孩子的形象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矛盾进行儿童形象表述上,则更强调的是展现出被成人世界所感染,表现出成人行为特点的儿童形象。通过这种描述,表达的是成人对于孩子的影响,展现出在成人世界里孩子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是一种对孩子童真丧失的惋惜。

通过二者的比对,实际上不难看出,冰心矛盾儿童形象塑造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二者立足的视角不同,塑造出的儿童形象无论是从语言,还是从行为表达上也存在不同的差异

三、结语。

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针对儿童形象塑造来说,由于创作者立足的视角不同,以及在进行儿童形象塑造过程中采用的语言、行为表达方式的差异,导致冰心以及矛盾进行儿童形象塑造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存在。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能够让我们看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创作者在进行儿童形象塑造上带有的鲜明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王玉涵.新时期儿童小说中男女作家笔下男孩形象的比较[J].文教资料,2013(32):56—58.

[2]秦子涵.论茅盾小说的理性思维模式[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05):87—90.

[3]黎秀娥.论冰心小说中女人的美——以《我的学生》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04):112—116.

1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