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老年患者心血管病的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6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统计资料为根据,对心血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心衰程度、血压水平、心功能状况、相关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心绞痛程度等等) 、所用心血管药物名称、合并症、用法、剂型、疗程、剂量、联用药种类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结论:在西、在心血管疾病治疗用药中,要对患者会病情做科学地诊断,坚持用药原则,重视对患者用药指导等均可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治疗;用药;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80—02   1 前言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美国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在各种疾病死亡中居首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饮食习惯向高脂化方向发展,因而,以老年人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病等)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地上升,对人类生命产生重大的威胁。如何安全地、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各种药物,提高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水平,是目前临床医学上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心内科的6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统计资料为根据,对心血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心衰程度、血压水平、心功能状况、相关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心绞痛程度等等) 、所用心血管药物名称、合并症、用法、剂型、疗程、剂量、联用药种类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分析,从中寻求用药规律,提高心血管临床用药合的理性。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6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用药统计资料为根据,对心血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心衰程度、血压水平、心功能状况、相关的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心绞痛程度等等) 、所用心血管药物名称、合并症、用法、剂型、疗程、剂量、联用药种类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分析。   2.2 统计方法;以治疗心血管药物利用指数来标准判断临床医生是否合理用药, DDD和(DUI)值,当DUI≤1即判断为用药合理。其计算公式是: DDDs =药品用药总量/ DDD,DUI = DDDs/总用药天数。   3 结果   3.1 疾病种数:在660例心血管疾病中.主要以冠心病为主,共326例,所占比例为49.4%,高血压198例,占30%,其它的还有心绞痛70例、二尖瓣狭窄30例、心肌炎3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0.1%、4.5%、5.5%.   3.2 用药天数:连续服药在15天到20天的占45.2%,大于20天的占20.8%,小于10天的占33%。   3.3 用药种数和所占的比例:单用药物的比例仅为8.5%,用药在2种到5种的占22.5%,联用六种药品以上的则占69%。男女发热用药种数无明显的差异。   3.4 具体的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品种、使用频率、用药DUI值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的数据显示,我院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方面,合理性是较强的。虽然存在部分药品的DUI值大1,但也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时产生其它的并发症,或与其它的相关病症有关。   4 讨论   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抗高血压药.②抗心律失常药物。③强心苷药物。④降血脂及抗血栓药物。⑤抗心绞痛药物。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身体机能不断衰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变因子的侵袭。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就是以老年人为主。心血管疾病复杂,且容易存在合并症。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防治心血管疾病药品不断被研制处理啊,药理的作用不断扩大。一般,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临床上,通常对病患以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此提高防治的效果;以减小药品剂量来降低用药副作用发热发生率。若在临床上联用药不合理,则会使药物之间的药理起作用,配伍不当,对患者的生命有严重威胁。就以上心血管治病用药治疗的统计资料来看,心血管疾病应从以下几个小点来强化用药合理性。   4.1 对患者进行科学地评估,精确地诊断: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理配药之前,必须是要对患者的病情危险系数进行科学地评估,明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在结合病患的其它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4.2 坚持用药的原则,给患者做安全用药指导:坚持合理用药,首先开始用药应以低剂量为先,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其次若出现某种药物的疗效差,或者其耐药性强的,不应以加大剂量和加用别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应换另一类药物,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最后,在使用药品时,选用24h均具有降压效果的药剂,以保证药品的长效性。   在给药后,应为患者做好安全的用药指导。事先应认真核对药品,对其进行评估。对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及治疗目标均要详细了解,对一些高危的病患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准确识别出来;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禁忌等方面必须做好调查了解,判定患者的自行用药能力以及其它的生理状况,如患者的听力、视力、记忆力、是否信赖药物以及其的精神状况等是否正常,以此避免患者误服药物等现象发生。   4.3 掌握服药的昼夜节律:医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的昼夜节律较显著,一般人的血压,下午时段会升高,夜晚将降低,凌晨时候血压出现小高峰。特别是冠心病以及高血压,发作的时段一般在清晨,由此可见这些疾病并不是在一天中随机发作的。因此,在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方面,服用药物方面的时间选择上,应遵循昼夜节律来进行,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疗效。   我院临床医师利用“药物利用指数”及“限定日剂量”作为用药的标准,从以上的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部分抗心绞痛及降血脂、抗血栓的药物,其DDDs是相对较高的,但也可能与患者疾病类型和现代的治疗方案引起的。总之,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的临床用药是较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陈恒异,昆黄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 13) :44   [2] 林丽霞,张路平.临床用药物的不合理配伍与分析[J].中华临床新医 学 ,2006,(6)   [3] 李洛慧 .老年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护理 [J].中国民康医学 , 2008 ,(6)   [4] 杨廷发.关于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用药分析[J].吉林医学,2010,(12)   作者单位:628001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