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肽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西肽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67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西肽普兰组35例和丁螺环酮组32例。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4 w、6 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6 w末,西肽普兰组显效率68.6%,总有效率82.7%;丁螺环酮组分别为62.5%,85.5%(χ2=0.27,0.28,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西肽普兰治疗1 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丁螺环酮治疗2 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评分西肽普兰治疗1 w末较丁螺环酮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 结论 西肽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显著,与丁螺环酮相当,但起效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关键词】 西肽普兰(喜普妙);丁螺环酮;广泛焦虑症

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较肯定,西肽普兰同时具有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1]。为观察其对广泛焦虑症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两种药物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广泛性焦虑诊断标准;(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3)排除躯体疾病、物质依赖者及哺乳期妇女或孕妇。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肽普兰组35例,其中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36±12) a,平均病程(3.6±1.3) a;HAMA总分(25.2±6.6)分。丁螺环酮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10) a,平均病程(3.8±1.2) a;HAMA总分(25.4±7.0)分。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入组前停用其他抗焦虑药至少2 w。西肽普兰起始剂量10 mg·d—1,2 w内加至20 mg·d—1;丁螺环酮起始剂量15 mg·d—1,2 w内加至20 mg~45 mg·d—1。疗程6 w。

1.2.2 疗效评定 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4 w、6 w末采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脑电图、心电图检查和测量体重。疗效判定: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西肽普兰组痊愈9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无效6例;脱落3例。显效率68.6%,有效率82.7%。丁螺环酮组分别为7例,13例,8例,4例;脱落1例。显效率62.5%,有效率85.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7,0.28,P>0.05)。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