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市政道路土基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市政道路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可供工程技术同行参考。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施工技术市政道路 施工管理   1 施工技术    (1)原材料试验。

基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试验: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磷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此外,还需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如试验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等继级配不好的材料,宜先改善其级配。

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施工前进行100~200 m 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2)确定各值。

按照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施工前进行100~200 m 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3)机具准备。

石灰土主要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装载机、水车。

厂拌时选用强制式拌合机、路拌时选用路拌机、圆盘耙、铧犁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有蛙夯或冲击夯、四齿耙、双轮手推车、铁锨;水准仪、全站仪、3 m 直尺、平整度仪、灌砂筒等。

(4)作业条件。

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

恢复施工段的中线,直线每20m 设一中桩,平曲线每10m 设一中桩。

相关地下管线的预埋及回填等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2 施工工艺流程    石灰土基施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有所不同,各有特点。

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备料、拌和、摊铺、整型、压实、养生等。

厂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运输、石灰摊铺、粗平整型、稳压、精平整型、碾压成活、养生。

石灰施工前,应对上路床顶严格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压实度、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按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1)备土、铺灰。

备土:按照松铺厚度将土摊铺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铺土后,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备灰、铺灰: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 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

备灰前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

铺灰前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格子标线,然后用人工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

(2)灰土拌和。

原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石灰土,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试灰土比。

出场石灰土的含水量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晴天、有风天气一般稍大1%~2%,应对石灰土的含水量、灰剂量进行及时监控,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场。

(3)灰土运输。

采用有覆盖装置的车辆进行运输,按照需求量、运距和生产能力合理配置车辆的数量,运输车按既定路线进出场,禁止在作业面上急刹车、急转弯、掉头和超速行驶。

(4)灰土摊铺

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按照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延米需灰土的虚方数量,设专人按固定间隔、既定车型、既定的车数指挥卸料。

摊铺前人工按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高程点,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作业,必要时用装载机配合。

(5)整型。

用推土机先粗平1~2 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 遍,找出潜在不平整部位。

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50 mm 时)的面,用推土机整平,高程相差不大时(±30 mm 以内时)用平地机整平。

(6)稳压。

先用平地机初平一次,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可通过洒水和晾晒来调整含水量,等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

(7)平整型。

人工标出高程点,平地机精平1~2 次,然后检测高程、平整度和横坡度,对局部细集料集中现象进行人工处理。

对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人工或机械松耕100 m 左右再进行找补。

(8)碾压

石灰摊铺长度约50 m 时宜进行试碾压,在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高后低”为宜。

注意事项有:碾压时应重叠200 mm~300 mm,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压路机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 km/h 为宜,以后宜采用2~2.5 km/h;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动压实3~5 遍,然后根据压实检测结果确定振动压实的遍数,最后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静压1~2 遍,最终消除轮迹;在涵洞、桥头等难以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用蛙夯或冲击夯压实

茬的处理: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接茬处预留300~500 mm不予压实,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形,梯级宽约500 mm。

(9)养生。

压实成活后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 d。

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如分层连续施工应在24 h 内完成   3 工程建设管理    石灰土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也积累了较多实工经验,但施工控制参数中的石灰土含水率确定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特别是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要科学规划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项目是市政建设的基础工作,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服于经济发展和市民的生产生活。

不能今天建,明天挖。

(2)要对市政道路工程实行动态管理。

要完善市政道路工程论证制度,如专家论证、市民听证等。

建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科学决策机制及责任倒查制,杜绝“豆腐碴”工程及工程建设中的腐败现象。

(3)要科学地编制实施计划。

实事求是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资金筹措及保障的可能、建设用地供给程度、建设项目前置条件的成熟情况等编制市政工程的实施计划。

计划安排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还要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

4道路裂缝分析   下面就几种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容易产生裂缝的典型状况进行分析。

(1)窨井四周出现的裂缝   不同的构筑物之间一般都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无论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窨井四周总会出现差异沉降和表面裂缝

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施工过程中,只有对窨井四周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方可减少、延缓裂缝的出现。

( 2)桥头搭板裂缝   由于桥头搭板多为高填土,自重较大,桥头不均匀沉降引起搭板变形,搭板的各种接缝往往会反射到路面上。

施工中可采用玻璃格栅、土工布(单面烧毛)覆盖,宽度可控制在接缝每边不少于1 m。

该方法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些工程中使用,效果较好。

(3)沟槽及过路管线开挖引起的裂缝由于市政道路管线众多,深沟槽的雨污水管道需要敷设,浅沟槽的雨水连管、上水、煤气、通讯、电缆等管道需要同步实施,因此施工过程中对原状土、道路结构层(尤其是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等基层)的开挖是很常见的,不能妥善处理沟槽回填以及基层开挖对基层整体性的影响,会引起工后的路面裂缝

对于雨、污水管道等较深的沟槽处理,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沟槽回填土必须达到设计压实要求;对于开挖较浅的公用管线沟槽沟槽开挖后不仅要挖成台阶形,还要特别注意回填材料的压实度;另外,基层可以采用素混凝土回填,但要注意原基层和素混凝土基层的接缝处理,可采用台阶形处理方式(底窄上宽),可最好铺设土工格栅等防裂缝措施,以减少工后的反射裂缝

(4)注意高温季节的施工高温季节的施工是造成早期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阳光晒和干热风的影响下,砂、石材料的温度可高达60℃一70℃,拌出来的混凝土的温度相当高,甚至可达40℃左右。

温度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凝结硬化快,和易性降低,操作困难,易造成蜂窝、麻面,降低密实度;水分蒸发快,表面易干燥,养护不易充分,造成强度降低,增加了出现干缩裂缝的可能性。

原本温度就比较高的混凝土拌和摊铺成型后,在太阳光的辐射下,温度迅速上升(尤其是表面部分)造成“假凝”或过早凝结产生裂缝

夏季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可考虑搭设遮阴凉棚防止日晒及突然遭雷雨的袭击。

一方面可使湿法养生保证一定的湿水状态;另一方面可采用薄膜养生,可防止在混凝土板中产生太大温度梯度而致开裂。

二是适当增加混凝土拌和的单位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另外采用掺加缓凝剂的办法也比较好,它能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大大有利施工操作。

要在整体上把握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止裂缝出现关键还是要有足够的工期,把握好施工节奏,尤其是填方道路,最好在较快时间内完成结构层施工,保证在面层施工前道路有足够的稳定时间。

(5)设置防水层由于沥青混凝土本身一定存在孔隙,雨水难免会渗人到沥青混凝土中去,为了防止水渗入,在基层上设置了一层改性沥青粘结层,该层材料除了具有连接水泥板块和沥青混凝土、减缓反射裂缝出现的作用外,还是一层防水层。

(6)防止水渗入,在老板块满铺加筋防渗膜在“白加黑”工程中,虽然原混凝土板缝都进行了重新处理,但为了能更好地防止水进入,在处理好的原混凝土板上满铺加筋防渗膜。

加筋防渗膜属于新产品,在具备防渗功能的同时,兼有一定的抗拉强度。

且通过喷油处理后,能与老路混凝土板块良好粘结,目前正在被逐步推广使用。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