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补钙误区要避开

骨质疏松症容易带来疼痛的后果,还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致残甚至致死。

正因为老人们对骨质疏松心存恐惧,再加上广告的夸大宣传,所以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

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3个误区

毕业论文网   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

女性在绝经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

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

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

女性绝经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

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比如绝经期女性可补充雌激素等。

因此,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补钙和维生素D确实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但希望通过补钙的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是不科学的。

骨质疏松症是需要治疗疾病

如果老年人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了,必须要听从医生的指导,还要使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有些骨质疏松患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也就是生了别的病,然后导致骨质疏松,比如甲状旁腺肿瘤等,这些患者应该先治疗原发疾病,否则补多少钙也没有用,甚至会加重病情。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每天补充的纯钙量要达到1000毫克,这个补钙量包括饮食中的钙和额外补充的钙剂。

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就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

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同时,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会导致高钙血症,危害老人健康。

链接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

此外,?裉?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

(摘自《汕头日报》2017年3月17日)。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