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非典”降低了人们对于“面对面”服务业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旅游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特别是旅客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等行业的收入及其增加值增长,对制造业似乎没有直接影响。这些行业经济活动的变动,又通过部门间的关联联系,间接影响其他部门的增长。零售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在某些特定的地区(例如,北京、广东、山西、内蒙、河北等)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旅游业、旅馆业、旅客运输业、会展业等受到的冲击是全国性的。  为了分析“非典”对于经济增长影响,我们设计了经济增长和相关行业增加值的基准情景(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以及多个研究机构的分析预测,设定2003年GDP增长率为8.5%左右),并根据现有的调查和统计资料,设计了“非典影响的三种情景:第一种情景是“非典疫情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第二种情景是“非典疫情在6个月内得到控制,第三种情景是“非典疫情在9个月内得到控制;同时估计了每种情景相关行业收入的损失比例(见附表)。然后,我们在假定相关行业增加值增长的损失与其收入增长的损失相同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估计了每种情景下GDP增长的损失:如果“非典疫情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GDP增长则比基准情景低0.81个百分点;如果“非典疫情在6个月内得到控制,GDP增长则比基准情景低1.42个百分点;如果“非典疫情在9个月内得到控制,GDP增长则比基准情景低1.87个百分点。 代写论文   附表:受非典影响行业部门的损失估计表  附图  附图  另外,我们还利用宏观经济分析预测模型估算了“非典”对经济增长影响:在第一种情景下,GDP增长降低0.73个百分点;在第二种情景下,GDP增长降低1.12个百分点;在第三种情景下,GDP增长降低1.53个百分点。    (二)就业和居民收入  “非典”使旅游、餐饮、建筑等行业的一些企业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状态,增大了这些行业职工失业的压力,从而有可能扩大全社会失业的整体规模。以旅游业及与之相关的产业为例。目前,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就业的人员600万左右。“非典”波及到的人员约占50%,达300万之众。这些人可能处于临时失业状态。“非典”还影响了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就业增长。据估计,2003年预计增长的70万个旅游行业的就业机会和350万个旅游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将因“非典”而丧失。  另外,据我们运用宏观经济分析预测模型估计,在第一种情景下,失业率比基准情景上升1.13个百分点;在第二种情景下,失业率比基准情景上升1.72个百分点;在第三种情景下,失业率比基准情景上升2.31个百分点。  就业机会的减少,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据北京城市住户调查资料,4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1.5元,同比增长9.4%,与上年同期16.2%的增幅相比,下降6.8个百分点。另据湖南省农调队对攸县、涟源等17个县(市、区)1700户农户的调查,受“非典影响,上半年该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将减少20多元。 代写论文     (三)消费需求增长  “非典”不仅影响居民的收入增长,还降低了一部分居民消费倾向,从而将对消费需求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总体判断,“非典”可能会使居民提前或延缓对于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但从较长时期看,不会影响居民对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支出。如近日家用轿车销量的增加,并不表明居民对于家用轿车总体需求的增加,只是表明居民提前进行了消费。  然而,“非典”将影响居民对于非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除基本食品消费刚性较大外,其他消费如衣着、文化娱乐、旅游等都有较大的可调整性。由于出行不便,担心在商场、饭店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被病毒感染,一些居民取消了外出旅行计划,一些居民减少了购物活动和在外就餐及娱乐的次数,致使对非耐用消费品的总体需求降低。  根据北京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显示,4月份北京市城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0.7342,下降0.043。4月份,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01.3元,同比增长3.4%,与上年同期15%的增幅相比,下降1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降幅比较明显,降幅最高的达到30%以上。    (四)对外经济。

代写论文   1.“非典”将影响今年出口增长。“非典直接影响了外国公司对中国产品的采购。今年春季广交会,成交额及人流较上届跌80%,成交额只有44亿美元,比去年的168亿美元少了124亿美元。我国玩具出口大都集中在7、8月份,由于国际大型采购公司无法来中国“验货”,今年的玩具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  “非典”还会使一些国家将增加对中国产品的检疫,提高中国产品进口的技术壁垒。受此影响的可能是食品、动植物及其制品、衣着、玩具及其他与人体经常接触的日用消费品。  2.“非典”将对今年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影响较大,而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影响甚微。危机减少了或延迟了正常的商务旅行,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但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额上。德意志银行(香港)近日对29家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认为,取消或延迟商务履行将影响外资向中国的流入;很多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受到的影响远远小于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受到的影响;那些正在考虑向中国投资的外商将视以后几个月疫情发展情况而决定投资与否,那些已经决定在中国投资和正在准备法律文件的外商则不受影响。  3.“非典”对出口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将产生滞后影响。由于“非典影响了出口订货,也影响了今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额,明年的出口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实际额都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我们仅从需求方面分析了“非典”的影响。实际上,由于服务业受到的负面冲击,会影响到商品的流动,还由于“非典”也会对劳动力流动产生较大影响,“非典”也将从供给方面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影响。      “非典”的长期影响  经济的长期增长决定于资源禀赋、技术进步能力,市场潜在空间和基本制度因素。“非典”如果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其对经济运行只构成临时性冲击,不会对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产生根本性影响。因而,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不变。  当然,“非典”对于长期发展提出的挑战还是存在的。首先,危机将加大经济发展的总成本。“非典”危机过后,正确处理增长和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逐步落实到切实的实践上,增加社会发展、环境治理、职工劳动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面投入将成为自觉的或强制的行动,因而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份额将降低,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应该看到,从发展的固有之义来看,这种成本付出是完全值得的。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国民享受到的福利水平,而福利的增加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还应表现在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上。目前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没有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损益纳入其中,不能全面反映国民福利的变动情况。按照这一体系,增加社会发展和环境治理的支出,将影响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的放缓并不表明,国民福利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论文网   其次,“非典”将对劳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