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及MRI诊断的方法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MSCT及MRI检查在GIST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30例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结果 30例肿瘤患者中,单发28例,多发2例;发生于胃22例,小肠8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长径2~19 cm,体积较小者密度/信号均匀;体积较大者密度/信号不均匀,多数伴有坏死、囊变或出血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显著,坏死、囊变或出血区未见强化。 结论 MSCT、MRI对GIST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c)—0112—0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具有多定向分化特征,多发生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其中60%~70%发生于胃[1]。由于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且缺乏特异性,加之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一般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搜集2006年4月~2012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GIST作回顾性分析,探讨MSCT及MRI检查对其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5~83岁,平均59岁,50岁以上者22例。临床症状及体征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贫血、腹部包块等。CT检查21例,MRI检查13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代写论文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前8 h禁食水;扫描前10 min嘱患者口服温开水800~1 000 mL,扫描前肌注山莨菪碱20 mg。扫描条件:电压120 kV,电流300 mA,螺距为1,重建间隔0.625 mm,对比剂为碘佛醇(320 mgI/mL),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为3.5~5.0 mL/s,总量为70~100 mL,扫描时相动脉期为25 s,静脉期为65 s,延迟期为180 s。扫描结束后经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3D容积重组(VR)、曲面重建等方法观察病灶的形态、位置、与相邻血管及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MRI检查应用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采用体部正交阵列线圈。扫描序列:常规SE序列T1WI、T2WI,FS—T2WI,FIESTA,T1WI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经肘静脉团注,总量15 mL,于动脉期(20 s)、静脉期(60 s)、延迟期(160 s)各屏气扫描一次。  2 结果  2.1 病灶分布及病理  30例肿瘤中来源于胃22例,小肠8例;单发28例,多发2例;圆形或类圆形病灶19例,分叶形病灶11例;病灶长径为2~19 cm,小于5 cm者15例;肝脏及腹盆腔转移3例。病理结果:良性22例,恶性8例。  2.2 CT表现。

肿瘤多形成与胃肠道壁关系密切之软组织肿块,可向腔内、腔外生长,以向腔外生长多见(16例)。13例良性者病灶多呈圆形、类圆形或哑铃状,8例恶性者多呈不规则分叶状。良性者肿块较小,长径多小于5 cm(10例),最小者直径约2 cm,平扫密度较均匀9例,部分病灶可见完整包膜(7例),与邻近组织结构分界较清楚(6例),增强扫描多呈较均匀中等至明显强化(10例)。恶性肿块较大,长径均大于5 cm,最大者长径达19 cm,平扫密度欠均匀(8例),病灶中央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坏死、囊变、气体、钙化及出血灶(8例),1例出现气液平,肿块邻近组织结构分界不清(8例),邻近组织结构不同程度被推压、移位、侵犯,巨大肿块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其组织来源;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更明显,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图1),病变部位胃肠道管壁不规则增厚,邻近管壁正常,黏膜连续完整(图2a)。部分病例可见异常供血动脉。恶性病例可见肝脏、腹盆腔等邻近脏器转移(3例)(图3)。所有病例未见明确淋巴结转移及肠梗阻征象。术前CT发现全部病灶,检出率为100%,诊断GIST15例,诊断符合率为71%;术前提示恶性可能11例,其中8例术后诊断恶性GIST。  2.3 MRI表现  11例良性者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哑铃形,2例恶性者呈不规则分叶状,长径3~19 cm,恶性长径均大于5 cm。良性者平扫多呈等或稍长T1中高T2信号,信号均匀(6例)或欠均匀(5例),病灶边缘多较清楚,8例周边可见完整或不完整长T1短T2低信号包膜(图4),增强扫描病灶均匀中等至明显强化(4例)。恶性者平扫多呈信号不均匀之囊实性肿块,可见长T1长T2实质部分,更长T1更长T2囊变、坏死部分,出血多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病变部位胃肠道管壁不规则增厚,邻近胃肠道管壁正常,黏膜连续完整(图2b),病灶邻近组织结构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均匀中等至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及肠梗阻征象。术前MRI发现全部病灶,检出率为100%,诊断GIST10例,诊断符合率为77%;术前提示恶性可能4例,其中2例术后诊断恶性GIST。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 讨论  3.1 概况  GIST概念是1983年由Mazur和Clark根据肿瘤分化特征而提出的,1998年Hirota等发现人GIST中存在c—kit(CD117)基因突变和特异的阳性表达。目前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为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蛋白[1]。一般认为,GIST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40岁以上高发,通常50~70岁为高发年龄组。GIST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直肠、食管,以胃及小肠为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与肿瘤大小及部位有关,易与消化道溃疡相混淆。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相符。GIST的检查方法较多,但最终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学检查和具有特征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特别是CD117免疫组化阳性可以说是诊断的金标准[1]。GIST转移以血道为主,其中又以肝脏、肺及腹膜多见,而淋巴结转移极少发生[2—3]。本组病例仅见肝脏及腹盆腔转移3例,未见淋巴结转移。 3.2 影像学检查  GIST术前检查主要有消化道造影、内窥镜、B超、CT及MRI等。消化道造影检查肿瘤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外在压迫性改变及腔内有边缘光滑的肿块胃肠道轮廓线以外可见软组织肿块影或龛影;邻近胃肠道管壁无明显侵犯征象,管壁僵硬改变不明显[4]。内窥。

论文代写。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