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记者生存状态调查】记者生存状态

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采用封闭式问卷,问卷一共20道封闭式选择题,通过随机抽样、访员定点访问的方式,调查上海地区主要媒体单位拥有记者证的一线记者

调查的单位包括SMG、文新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一财经日报、�望东方周刊、新民周刊等,共计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是89%。

年轻化、男女比例趋向平衡,是上海地区记者的主要群体特征。

调查样本中记者的主要年龄集中在26~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区间。

“吃青春饭”也是很多记者对于这个职业最大的担忧,正如调查中一位记者所言,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对未来的迷茫,我希望40岁时还能从事一线记者,但会给我机会吗?”   从样本总体学历和专业背景所作的统计来看,上海地区记者群体呈现高学历状态,大学本科和硕士学历是上海新闻单位记者的主要来源,两者占到受访者的93.6%。

另外,在调查中有68%的记者是拥有新闻传播学专业背景的,这表明受访记者的专业化程度是比较高的。

收入状况及社会保障情况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上海地区记者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6000元的水平,解放日报、文汇报作为党报,记者收入都比较稳定,基本上处于中上水平。

新闻晨报记者收入基本在6000~10000元之间,也有少数记者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新民晚报有少数记者收入可高达上万元。

这反映出记者收入多少,与所在媒体以及所跑的行业关系很大,这关系到出稿量和稿件分量,稿费直接影响到记者收入

依照此次调查情况判断,上海媒体记者收入基本上还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上海地区媒体单位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得相当不错,相对来说记者工作还是比较稳定的。

工作状态      在不少媒体单位中,超时加班成为一种常态。

调查对象中58.4%的记者每天工作8~12小时,甚至还有15.1%的记者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而且61.8%的记者从未领取过加班工资。

职业动机及追求      职业动机是职业选择的原因。

5.1%的记者选择做记者是源于“高收入、高地位”,半数以上的记者选择记者这份职业最大原因还是源于专业兴趣,而且63.5%的记者有从事新闻工作的偶像和楷模。

大部分记者选择这份职业是看重它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会转化为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实地记录社会现状,对现实社会的进步有所帮助。

对于目前面临的最大职业挑战,只有3.9%的记者选择了宣传纪律和政策的束缚,这说明很多上海媒体记者能较好地平衡报道自由和政策、宣传纪律之间的关系。

发稿量、基本考核工作量依然是压在很多记者身上的重担,还有32%的记者认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同行的竞争,随着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新闻资源的掌握和独家新闻追求,成了很多记者最大工作压力。

调查的178位记者中,只有7人感觉工作枯燥无味,这说明记者还是一份充分新鲜、刺激感的工作,这也是吸引很多年轻人加入这个群体的主要原因。

有三成以上的记者目前最大的困惑是“太累了”,有12.8%的人感觉这个职业工作时间不固定,这些都是选择记者这个职业必须要考虑好的因素。

“痛并快乐着”,是被调查对象中半数以上的记者对目前工作最大感受,19.7%的记者目前很享受这份工作,真正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仅占2.9%。

结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上海地区记者并不是高收入群体。

有16.9%的记者认为自己所得与付出不匹配。

调查中有三成记者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作量的负担。

目前,国内大多数记者收入模式是“低底薪+稿费”,底薪基本不变,记者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所采写稿件的稿费

为了提高收入记者只有拼命发稿才能多拿稿费,在上海的一些媒体中,1000字消息稿的稿费为100元左右,一个压力重重的新闻从业人员,我们能期望他以什么样的心情和视角去关注这个社会?   如何改善这样的状况?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媒体的做法:“国外一些媒体推行的薪酬制力争给记者和编辑一份稳定感和归属感:如英国的《金融时报》推行的是定薪,记者都有年终奖、红利和期权,而美国的一些报社里,编辑、记者收入是固定的,与记者平时的发稿量以及报纸当年的广告收入一般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存在风险奖金。

”这样的考核制度或许能让记者追求新闻的量为追求新闻的质,从而卸下生存压力的沉重包袱,提升新闻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记者采访权利的正常行使依然遇到阻碍。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87.6%的记者碰到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的情况,9%的记者曾经被人损坏采访设备,40%记者遇到被恐吓、被辱骂,甚至还有2.2%的记者遭遇被打的情况。

新闻媒体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调查性报道、监督性报道势必成为媒体彰显自己实力的阵地,与此同时,批评监督报道所遭遇的阻力也就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的新闻法迟迟没有出台,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归咎于法律的空白,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社会环境人手,普及法治精神,实现法律道德化,让社会主体普遍遵守乃至信仰。

“在欧美的民主先进国家,虽然大众媒介拥有‘第四部门’的超然地位,但法律上也无特别的条文来保障采访权。

实际上,欧美社会的采访权是欧美民主国家的社会规范之一,其权利基础根源于社会大众共循的‘习惯’,因此,对社会大众自有其一定的约束力。

”   本次调查显示,上海地区记者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追求

正义、责任、公正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追求,对各种功利性的追求虽然与记者切身利益相关,但是并没有成为他们从事这个职业的主要原因,他们更倾向于满足自身的专业兴趣和表达民众呼声。

职业记者通常是理想主义者,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目标是寻求真相,反映现状甚至改变现状,可以为穷苦人说话,为百姓伸张正义,同时,这个职业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可以让人到处走动,接触不同的社会层面,和不同的人交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这些职业特质也同样吸引着上海这些怀有新闻热情的记者们。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