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复习课型举隅

沈素艳。

摘 要:为了让中考诗歌鉴赏复习更高效,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必须从“泛种复习课型,即诵读欣赏课、群诗阅读课、方法指导课、练习测评课,以使学生中考诗歌鉴赏复习时能有兴趣、有目标、有抓手、有实效。

关键词:中考复习 古诗欣赏课 群诗阅读课。

中考复习中,诗歌鉴赏是一个难点,学生普遍有“读不懂,表达不出”的感觉。如何高效进行中考古诗鉴赏复习?笔者认为,可以将古诗鉴赏复习课分为不同课型,以下列举几种:

一、诵读欣赏。

诵读诗歌鉴赏不可缺少的方法。

古诗词语的内涵极其丰富,而表达的情感极为微妙。仅靠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须借助诵读,让学生去想象、去体味其音韵和意蕴。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可以开辟出几节诵读欣赏课,愉悦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语感,体味诗歌情感,唤醒真情,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我在复习《关雎》时,试图通过带领学生诵读体会《诗经》语言的音韵美。除了要求学生注意四字句的断句,我还让学生分男女生小组轮读,如女生读运用“比兴”的句子,男生读运用“赋”的句子,或女生读两句,男生读两句。学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课堂上展现出《诗经》的古朴和谐之美。这个环节旨在通过诵读的方式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诗经》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美,从而加深对已学诗歌的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

效果。

二、群诗整合。

诗歌世界异彩纷呈,仅仅单篇教学很难使学生对诗作和诗人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采用群诗阅读的方式,老师和学生选择一组诗歌,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形成统一意见。

群诗阅读对学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文化熏陶作用较之单篇文本阅读要广泛、深远、持久得多。例如,常州的一位老师以“情何以堪—唐宋被贬文人的山水情怀”为主题上了一节复习课,老师整合了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作,以几位文人的诗作为经线,以诗歌的“三意”(意象、意境、意蕴)为纬线,架构起整个课堂,宏观大气,微观灵动。学生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品文品人,获得了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并激发了他们阅读山水诗的兴趣。

三、方法指导。

中考诗歌鉴赏复习中要摒弃所谓的“形象生动”。

“情景交融”等简单的课堂操作,但依据诗歌的文体特征,抓意象、品意境、悟感情、明手法,知人论世,知人析诗等常见、传统、实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可抛弃。

1.传授答题技巧。

要求学生看清诗歌题目、注解、作者,甚至是题干的隐含信息;分清诗歌题材类型,整体感受作品所描写的自然环境、人物形象,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寻求聚焦作者情感的核心词、中心句,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揣摩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把握其内在意蕴。

如明代杨基的《天平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可以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而非简单的翻译诗句,同时让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将诗中没有写出来的词语加以补充,并且用尽可能生动的形容词、动词加以描绘,给人以画面感。还可以让体会末句“送”字炼字的妙处。提醒学生从“手法+情景+情感”的角度思考。

2.学生尝试命题

学生命题的过程就是自我鉴赏的过程,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以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为例: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诗歌情感的产物,文学形象的塑造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诗歌考查当以情感考查为主。让他们尝试自拟题目和答案,学生拟写得非常精彩。如①题目:“石矶西畔问渔船”中“问”字的妙处。答案:诗人恍惚间将自己当成了渔人,表达了他向往山水桃花源的急切心情。经常这样练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练习测评。

1.立足课本,探究命题

课本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其优点是任何一本资料所望尘莫及的。复习备考时不可将课本抛之余外,一味沉浸于题海中。应对课本加以足够的重视,以课本复习为切入点,以教材中学生熟悉的典型诗句为例子,重视课本中的练习,较好地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迁移,收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效果。若能将课文上的诗句设计成题,以练习复习,将是不错的做法。

2.抓准要点,避免误区。

在平时的练习中,不少学生容易掉进诸如重字词不重整体把握、重做题不重考点归纳、重感觉不重命题意图、重套路不重情感体会等误区,应着力提醒学生避免。此外,诗歌鉴赏时,如果答题不规范,漏掉要点,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失分必定严重。因此必须还要教学生学会规范答题。

我国古代诗歌言微义深,意味隽永,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哲理,分析、鉴赏古代诗歌是一个浩瀚的工程。如何让学生真正热爱经典,敞开胸怀,跟那些自己崇敬的灵魂展开真诚对话,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需要教师的专业引导。只要引導得法,就可以领略这座美丽的殿堂。

参考文献:

杨廷珺《重视课本,探究命题,抓准要点,避免误区—诗歌鉴赏备考复习应该注意的几点》,《新高考(高三语文)》 2012年09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