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作者:胡学军,龙顺钦,杨小兵,吴万垠,邓宏,

柴小姝,何文峰,廖桂雅,周宇姝,欧阳育树,蔡姣芝。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患者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37人(24.5%),气虚质36人(23.8%),阳虚质25人(16.6%),湿热质21人(13.9%),气郁质14人(9.3%),瘀血质10人(6.6%),特禀质4人(2.6%),阴虚质2人(1.3%),痰湿质2人(1.3%)。结论肝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3种体质为主。体质类型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为主。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体质; 调查。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mong case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Standardized classification measurement questionnaire of nine constitutions in Chinese medicin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of 151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Results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was as follows:gentleness type,"Qi"—deficiency type,"Yang"—deficiency type,wet—heat type,"Qi"—depression type,blood—stasis type,special diathesis type,"Yin"—deficiency type and phlegm—wetness type. The frequencies of them were 37(24.5%),36(23.8%),25(16.6%),21(13.9%),14(9.3%),10(6.6%),4(2.6%),2(1.3%) and 2(1.3%),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atients with PLC are mostly gentleness type,"Qi"—deficiency type,"Yang"—deficiency type and wet—heat type.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atients with PLC. For male patients, the biased constitution are mostly "Qi"—deficiency type,"Yang"—deficiency type and wet—heat type,while in the female patients is mostly "Yang"—deficiency type.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nalysis。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世界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1]。在我国,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200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肝癌发病30.6万,死亡30.0万,分别占全世界的54.26%和54.6%[2]。近年来,以王琦为代表的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3]。从中医体质特征上寻找规律,可为肝癌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007—05~2009—03,我们对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151例肝癌患者群体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或影像学+AFP检查符合全国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按中国抗癌协会1999年编著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②尚未行全身化疗和放射治疗;③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在60分以上者,预计生存期大于2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它活动性恶性肿瘤者;②患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精神障碍等疾病的患者,或合并活动性结核及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③年龄在18岁以下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其他:患者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神志不清、言语不能者。

1.2 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均为就诊于我院(广东省中医院)的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于具有中医学知识背景的被调查对象,可让其自己填写;对于无中医学知识背景者,可在经培训过的调查员协助下,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或对问卷理解能力差者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填写。调查员逐条检查,确认调查资料合格。

1.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背景情况调查表及中医体质量表。背景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调查被调查者的一般人口学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出生时情况、出生时父母年龄、出生后4个月内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烟酒茶嗜好、睡眠习惯、运动习惯、血型、体型、体质量指数(BMI)、有无合并其他疾病或家族遗传病。中医体质量表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组长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中医体质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每个亚量表包含7~9个条目。回答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的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每个条目原始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5分。

1.4 体质判定标准判断标准依据为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此标准现已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认定为学会标准。先计算各亚量表的原始分数,即原始分数=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计算原始分数后再换算为转化分数,各亚量表转化分数为1~100分。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100/(条目数×4)。判定标准: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它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它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1.5 统计方法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描述分析:计量统计数据以±s表示;两样本构成比比较用Crosstabs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纳入2007—05~2009—03—11至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1例。其中男性127例(84.1%),女性24例(15.9%),男:女约为5.3∶1(原发性肝癌的男女发病率约为3~4∶1)。年龄为27~81岁,平均年龄(55.3±12.5)岁。见表1。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