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改革和创新乡镇工作体制机制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xx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和xx市委有关会议精神,着力推进组织工作创新,探索实施镇街工作规程,在规范镇街议事决策、提升执行落实能力、提高服务基层群众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目的意义。

镇街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肩负着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任。近年来,xx先后完成了村规模调整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市由26 个乡镇调整为 18 个镇街,行政村由662 个撤并为298 个,镇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加繁重。但从实际看,由于受到历史惯性、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镇街面临一些发展的“烦恼”,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工作运行方面。长期以来,乡镇工作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在决策执行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缺乏相对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从决策来看,缺乏规范的议事规则。领导班子会容易开成“通气会”、 “一言堂”。从执行来看,缺乏规范的运行机制。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凭感情、凭关系、凭个人能力做事,有的镇街习惯于运动式、随机式推进工作。从内部管理来看,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的镇街管理手段单一,镇村干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第二,在体制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职责权力不对等,镇街普遍反映“权力有限,责任无限”,镇街“看得见管不着”,部门“管得着看不见”;机构和任务不匹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设机构与镇街实际所承担的责任不相适应;条块关系没理顺,部门“七站八所” 各自为政,镇街难以有效调控区域内的资源和力量,影响工作推进效率;扩权强镇不到位,中心镇既希望下放权力多一点,又面临权力下放后无法有效承接的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具体操作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规范的、可操作的工作规程密切相关。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镇街工作推进和落实。为此,我们着手在全市面上制定一套有效指导镇街工作规程,力求在重视基层、规范管理、精简高效上实现破题。

二、内容特点。

《xx市镇(街道工作规程》设置了总则、职责任务、议事决策执行落实、组织保障、监督检查、附则7 个章节,共37 项条款。规程的内容,既严格贯彻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又广泛汲取基层智慧和实践经验。主要体现了五个特点:

1、注重顶层设计,突出统筹性。一是工作目标统领。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会议精神,把“五大建设”和“五好服务乡镇”等最新要求作为镇街工作目标,增强规程的时代感和权威性。二是治理结构统分。提出了“镇(街道)坚持党(工)委总揽全局、人大审议决定、政府依法行政、纪(工)委监督检查、群众有序参与的治理结构”,并在各章节中体现统分融合的特点。

2、注重基层首创,突出实践性。一是尊重基层实践。除法律法规等有明确规定的之外,规程所涉内容均来源于基层、来源于实践,充分体现乡土味,让干部好懂、好用。如镇(街道)在议事决策中常用的“领导班子会议”,虽未有明确依据,但经权衡后仍予保留。二是体现xx元素。坚持把xx市级层面及镇(街道)在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吸收运用到规程的章节条款之中,体现xx特色。如在 “执行落实”章节,核心内容为xx“三制三式”工作法,即日常工作岗位责任制、重点工作项目推进制、应急工作集中处置制和组团式、热线式、一站式服务,这是我市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和提升。

3、注重制度程序,突出操作性。一是固化职权范围和决策程序。对重要组织、重要会议、班子成员职权进行了界定,设定了提出议题、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讨论决定、形成纪要“五步决策法”,将镇街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二是强化制度设计和责任追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规程中涉及重要制度规定20 余项。在制度设计上坚持量化原则,如“机关干部每年至少安排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调查研究和一线协调处理工作”等。同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将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等章节。

4、注重扩权强镇,突出自主性。一是扩大执法权限。市级部门通过直接放权、依法授权、委托执法、联合执法等方式下放权限,以此增强镇统筹协调、自主决策、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扩大对派驻站所的管理权限。规定派驻站所负责人的调动、任免、考核,必须征求镇(街道)党(工)委的意见。三是扩大机构设置和干部配备的建议权。镇(街道)对综合性办事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建议,镇(街道)党(工)委可对领导班子成员配备和调整提出建议。

5、注重体系建设,突出系统性。《镇街工作规程》采用“1+X”的框架体系,“1”是工作规程本身, “X”为相应附件,涵盖了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基本工作制度镇街实践范例和有关文件制度等四个方面。“1+X”体系以文件汇编形式印发,便于系统学习、快速检索,成为镇(街道工作的“百科全书”。同时,各镇街结合实际,全面制定实施工作规程细则,进一步完善相应工作制度体系。

三、初步成效。

制定实施镇街工作规程,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半年多来,我们坚持边调研、边讨论,边起草、边修改,边实践、边提升,有序推进镇街工作规程的制定实施。6 月份,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研究,正式印发文件,专门召开会议,对全市贯彻落实镇街工作规程进行培训和动员部署。镇街工作规程实施以来,各镇街积极实践,浙江《公共政策内参》、xx政务《情况专报》、《xx日报》等均作了刊载报道,王辉忠,黄坤明、熊建平、张仲灿等省市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初步工作成效主要是:

1、增强了科学决策意识。规程的出台,对广大镇街干部来讲,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通过规程的制定实施,切实增强了镇街领导班子民主议事、规范理事、依章办事的意识。比如,在加强班子沟通,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太湖源镇党委集体酝酿、讨论、票决村党组织候选人初步人选,加强了党对村级组织换届的领导。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锦北街道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具体划分为21 种情形,使决策边界更加清晰,权力充分公开。在民主议事和决策方面,锦南街道创新实施党群工作会议制度,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开展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重点工作座谈、平安创建协商等活动,发挥了集思广益、民主协商作用;清凉峰镇通过事前听证形式,召开政府、企业、工会“三方会议”,出台《清凉峰镇炒货行业职工工资和工价指导意见》,有效解决炒货行业用工无序竞争、职工工资兑现不到位等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

2、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各镇街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将已有的服务群众好经验、好制度固化为规程细则,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一线走访、一线服务、一线解决问题。一是落实驻村联户制度,严格实施住夜值班、驻村联户、挂牌上岗等制度,机关干部全部入网格,达到联系零距离。比如潜川镇开展“干部网格结亲”,75 名机关干部每人联系5—10 户重点户,收集问题350 余件,解决310 件,矛盾纠纷同比下降了50%;岛石镇推行“五到六问”驻村日志,问清楚农民增收、矛盾纠纷、困难群体、自然灾害、党员表现等情况,增强驻村联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深化“三式”服务,进一步推进组团式、热线式、一站式“三式”服务法。如青山湖街道依托“一警三员五队一律师一支部”,推行网格式服务;太阳镇突出“民情热线”,深化服务百姓档案机制建设;清凉峰镇深化拓展“55118”工作法,开展“学习老乡镇”主题教育活动。

3、提高了工作执行效能。各镇街认真贯彻实施工作规程,特别是在执行落实、统筹力量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全力推进四区三年、产业转型、三改一拆、项目攻坚、抗旱救灾等重点中心工作。在三改一拆工作上,镇街、村党员全部作出专项承诺,目前18 个镇街已经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6.5 万平方米。在重点项目推进上,镇街发挥主战场作用,创新推进机制,形成强势推进的势头,如锦城街道按照重点项目推进制,集中时间、力量和资源推进城东区块建设工作;锦南街道结合先锋指数考评实行党员“表决心、领任务、比结果”三步法管理机制,发挥了党员对重点项目的推动作用;於潜镇通过项目领办、团队攻坚、比学赶超等方式,用巧力巧劲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截至9 月底,全市119 个重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48.69 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84%,投资增速同比提高22%。在抗旱救灾方面,镇街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作用,围绕“保生活、保生产”两个重点,积极开展自救,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促进了镇街自身建设。通过规程实施,进一步加强干部的学习、培训、管理工作,既锻炼培养了干部,更有力推进工作。在全科干部队伍建设上,各镇街突出问题导向和学习导向,结合实际开展了知识大讲坛、政策大解读、业务大测试,如天目山镇的“周末加油站”、政策“百事通”,潜川镇的“月夜微学堂”,龙岗镇的“五学”机制,湍口镇的“周一夜校”等都各具特色。在内部管理上,各镇街抓住制定实施规程契机,进一步梳理完善工作制度,创新管理网络,促使镇街工作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如高虹镇运行智慧高虹信息系统,实施“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一年一考核”的过程式管理,激发干部晒实绩、比实绩、创实绩;太湖源镇建立“一谈两查三评”督查模式,促使干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制定实施镇街工作规程,既无先例可循,又处于起步阶段,尚需加强督促检查、分类指导和队伍建设。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和本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五好服务镇街”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镇街规程的创新实施,努力实现“权力在笼子内运行,工作绩效在执行中提升,内部管理在执行中强化,干部作风在执行中转变”的目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