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天津法院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属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推进政治建院铸忠诚标准治院提质效、公信立院利为民、文化强院涵正气”为目标,确保人民法院正确的政治方向。

铸牢政治建院根基。

以学通弄懂做实为标准铸牢维护核心、敢于担当的忠诚之魂。一是逐级学习强政治认知。全市各法院党组和338个机关基层党组织同步集中学习、座谈交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讲话和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批示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争当“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二是系统培训强政治责任。举办院长培训班和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邀请党校专家授课,深刻理解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坚持党对人民法院绝对领导的政治原则,是落实政治建警的根本目标,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听党指挥、忠诚担当的政治责任。

提升审判工作效能。

将党建工作与审判工作融合,以提升审判质效为目的,率先构建司法标准化体系,使其成为衡量法院工作的“公平秤”、评价党员法官工作的“检验尺”、严守政治纪律的“高压线”。一是构建标准体系亮尺子。制定涵盖司法流程、司法质量、司法政务等7大方面标准化文件46个,涉及审判领域402个程序环节、1020项程序标准、240项法律问题适用标准,出版《人民法院司法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对司法标准化理论形成框架,对司法标准化实践提供指南,填补了我国司法标准化研究空白。二是坚持标准流程提质效。坚持深化应用司法流程标准,明确立案、分案、排期、审限等环节审判流程运行标准,有效管控办案期限预警、办案程序监控和办案风险评估等关键节点,促进提升审判效率。三是严格政治规矩守底线。全面开展以人为点、以程序为线、以机制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工程,建立起立足审判、执行和司法行政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人民法院机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的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全面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一是完善便民利民机制。全市法院诉讼服务窗口机关基层党组织,率先设立党团员先锋岗,积极落实立案登記制,主动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跨域立案,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提升诉讼服务中心服务品质,深化繁简分流,推行专业化、要素式审判,平均审理天数同比缩短11天。健全司法救助机制,依法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温暖。二是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制定加强民生保障实施意见,妥善审理“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案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全力破解执行难。坚持立审执“一盘棋”,将保险、保函等财产保全担保形式引入立案、诉讼阶段,推行执行悬赏、悬赏保险、网拍贷等制度,确保生效裁判执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涵养机关清风正气。

全面加强法院政治文化建设铸牢党的政治建设基础。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党员干警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充分运用内外环境、系统网站等阵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广大干警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政治意识。二是培育忠诚担当的政治文化。推动法院群众性文化建设,成立“天平艺术团”,组建天津法院“津法党员之声”宣讲队,创新摸索出“讲演式、互动式、互补式、辩论式”的微党课授课模式,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宣讲服务活动,实现在自讲自育中铸牢忠诚担当意识,展现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牢记初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三是树立司法文明的良好形象。探索设立法官工作室,在办公室门口安装法官铭牌,激发法官职业尊荣感。注重强化司法文明礼仪修养,开好每一次庭,写好每一份判决书,处理好每一个群众来访,执行好每一个案件,以文明司法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