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张江:光动力技术世界领先的药物创新研发企业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旦张江”,688505.SH)是一家专注于药物创新研究开发企业,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所得。公司的光动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拥有先进的纳米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等,现有药品主要覆盖皮肤性病治疗和抗肿瘤治疗领域。业务定位与产业政策相契合。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医药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带量采购”改革与此前施行的推進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等一系列“组合拳”的深化开展,未来中国同质化的通用名药物和一般仿制药物的价格竞争将愈加激烈,而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真正意义上满足临床需求的药物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上。

复旦张江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医药企业,已实现产业化的产品均为创新药物及高端仿制药物,在研项目涵盖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国际化,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药品创新、重大药物仿制、新药国际化的基本发展方向。公司的研发导向始终是为了满足临床治疗的缺失和不足,致力于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务求成为生物医药业界的创新者和领先者。独特的治疗效果是公司研发评价体系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也正是未来中国医药创新的发展方向。

复旦张江的产品主要为基于光动力技术平台的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艾拉)和注射用海姆泊芬(复美达),以及基于纳米技术平台的抗肿瘤药物长循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里葆多)。公司产品在相应治疗领域均具有突出行业地位。

根据米内综合数据库,在中国尖锐湿疣治疗用药领域中,复旦张江产品盐酸氨酮戊酸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与其他品种具有较大差距,市场地位稳固。

2018年,盐酸氨酮戊酸终端销售额在皮肤类药物市场中排名第9位,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2.08%提升至2018年的2.89%。

受益于领先市场地位,复旦张江营收和利润均持续较快增长。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1亿元、7.42亿元、10.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1.12亿元、2.27亿元。以研发创新优势拥抱新机遇。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等特点。研发创新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础和经营的源动力。报告期内,复旦张江研发投入总额达3.51亿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 15.40%。

经过多年的积累,复旦张江逐渐形成了以光动力技术平台、纳米技术平台、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为载体的多项核心技术,并在皮肤性病、肿瘤领域实现了在研项目的产业化。未来,公司基于这些核心技术平台,将逐步实现已产业化项目的国际化、适应症扩大,以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治疗药物产业化

凭藉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实力,复旦张江多次担纲国家级研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授权56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拥有境外专利授权10项,全部为发明专利。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医改等政策的实行,使得未来中国的药品定价模式逐渐回归到国际通行模式,未来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将体现在医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上。

二十多年来,复旦张江研发理念始终坚定为在明确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能否体现出独特的临床治疗效果作为项目评价的决定性因素。公司始终坚信,这一套研发价值体系是中国医药研发行业终将回归的道路。

随着研发创新优势逐步显现,复旦张江盈利能力日益增强。2017—2019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54%、11.83%、24.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49亿元、1.80亿元、2.69亿元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