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玻璃幕墙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 玻璃幕墙对建筑物外围具有防风、遮雨、采光、隔热、保温等使用功能,同时对建筑外墙也具有装饰作用,已在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

由于玻璃幕墙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对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的掌握尤为重要。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玻璃幕墙施工质量;控制   1、前言   玻璃幕墙作为建筑外墙装潢的镜面玻璃,是在组成中添加微量的Fe、Ni、Co、se等,并经钢化制成颜色透明板状玻璃,它可吸收红外线,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

它既能像镜子一样反射光线,又能像玻璃一样透过光线。

因其实用美观而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在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外立面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确保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国家在设计、制作和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中对其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作出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玻璃幕墙工程的施工质量要点进行阐述。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铝合金型材   铝合金型材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型材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并检查其外观质量

铝合金型材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幕墙用铝合金型材应符合规范中铝合金建筑型材中规定的高精度要求,表面采用阳极氧化法时膜厚不应低于AA15级。

2.2、玻璃   玻璃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中空玻璃的检测报告、热反射玻璃的力学性能检测报告,并检查其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品种、规格、颜色、安装方向、厚度、边长、应力和边缘处理情况等。

2.3、钢材   钢材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型材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并检查其外观质量

除不锈钢外都应采取防腐措施,当采用热浸镀锌处理时,锌膜厚度应大于45μm;当采用静电喷涂时,膜厚应大于40μm;支承结构用钢采用氟碳漆喷涂或聚氨脂漆喷涂时,膜厚不应小于45μm。

2.4、硅酮结构胶和密封胶   幕墙应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

硅酮结构胶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玻璃、金属框架、其他密封胶等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试验和剥离粘结性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进口硅酮结构胶应提供商检报告。

同一幕墙工程应选用同一厂家(牌号)的硅酮结构胶和耐候胶,且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道关键工序,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由于玻璃幕墙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很高,所以不能依靠土建水平基准线,必须由基准轴线和水准点重新测量并校正复核,按照设计在底层确定幕墙定位线和分格线,然后用经纬仪或激光垂直仪将幕墙的阳角和阴角引上,并用固定在钢支架上的钢绞线作标志控制线。

使用水平仪和标准钢卷尺等引出各层标高线,确定好各个立面的中线。

测量时应控制和分配测量误差,避免误差累积。

弹线时要以建筑物轴线为准,依据设计要求以中心线为基准向两侧排基准竖线以确定竖向杆件的位置,垂直方向以中部水平线为基准向上下放线确定每层水平线,然后用水平仪抄平横向节点标高。

放线定位后要对控制线定时校核,以确保幕墙垂直度和金属竖框位置的正确。

当风力大于4级时不能进行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

3.2、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幕墙与主体结构通过预埋件连接时,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预埋件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mm。

幕墙与砌体结构连接时应在连接部位增设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梁、柱,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幕墙的支承结构。

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加锚栓连接时,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两个锚栓,锚栓直径不应小于10 mm;锚栓的埋设应牢固可靠,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钢构件一般采用三维可调连接件,连接件应安装牢固, 螺栓应有防松动措施。

预埋件与连接件表面防腐层应完整、不破损。

安装时将立柱先与连接件用对拉螺栓连接连接件再与主体结构预埋件连接,经调整后固定,立柱连接件接触面之间一定要加防腐隔离垫片。

3.3、铝型材骨架安装   3.3.1、立柱安装

幕墙立柱应从幕墙的底部开始向上安装立柱安装前应认真核对规格、尺寸、数量编号是否与施工图纸一致。

安装立柱时,应先将立柱连接件用对拉螺栓连接连接件再与主体结构预埋件连接,经调整后固定。

立柱连接件接触面之间一定要加防腐隔离垫片。

上下立柱之间应有不小于15mm的缝隙,并应采用芯柱连接,芯柱总长度不应小于400mm,芯柱与立柱应紧密接触。

立柱安装位置必须准确,柱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mm,同层立柱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立柱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

3.3.2、横梁安装

横梁安装必须在立柱安装后进行。

安装顺序为大楼从上至下安装,同层从下至上安装

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安装横梁时,梁、柱连接应牢固不松动,两端连接处应设弹性橡胶垫片,或预留1mm~2mm的间隙以密封胶密封。

横梁安装的允许偏差:同一根横梁两端或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

同层标高偏差:当一幅幕墙宽度不大于35m时,不应大于5mm;当一幅幕墙宽度大于35m时,不应大于7mm。

3.4、玻璃安装   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混凝土操作工人的操作不当,混凝土的配合比问题以及违反施工工艺等,使得在墙体混凝土施工时极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通常有:墙体烂根、孔洞、蜂窝、离析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上述墙体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

玻璃框在安装前应对玻璃及四周的铝框进行必要的清洁,保证嵌缝耐候胶能可靠粘结。

安装玻璃的涂膜面应粘贴保护膜加以保护,交工前再全部揭去。

明框幕墙玻璃下边缘与下边框槽底之间应采用2个硬橡胶垫块衬托,厚度不应小于5mm,每块长度不应小于100mm;玻璃四周橡胶条镶嵌应平整,长度比边框内槽口长1.5%~2%。

隐框玻璃幕墙用经过设计确定的铝压板和不锈钢螺丝固定玻璃组合件。

玻璃板块组合件应固定牢固,固定点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大于300mm;每块玻璃下设置两个不锈钢或铝合金托条,其长度不小于100 mm、厚度不小于5mm,托条外端应低于玻璃表面2mm。

面板采用镀膜玻璃时,镀膜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片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镀膜面应朝向室内。

3.5、耐候胶密封   玻璃幕墙拼缝密封材料常用耐候硅酮密封胶

耐候硅酮密封胶在缝内相对两面粘结,不得三面粘结,较深的密封槽口应先嵌填聚乙烯泡沫条,表面凹入玻璃外表面5mm左右。

耐候密封胶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施工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

注胶后胶缝饱满、表面光滑细腻, 不污染其他表面,注胶前应在可能导致污染的部位贴纸基胶带, 注胶完成后除去。

4、节点构造   4.1、缝隙及边角构造   玻璃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保温材料严密填缝。

水泥砂浆不得与铝型材直接接触,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接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渗漏,密封胶不应污染周围相邻表面;幕墙转角、上下、侧边、封口及周边墙体的连接构造应牢固并满足密封防水要求,外表应整齐美观。

4.2、幕墙防火构造   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柱、隔墙处以及窗间墙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如岩棉等)填充严密,形成横向、竖向连续的防火隔层。

采用岩棉或矿棉封堵时,厚度不小于100mm,隔层的隔板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之间的缝隙,宜填充防火密封材料。

4.3、幕墙防雷构造   幕墙的金属框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

高层建筑均压环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12m。

采用梁内纵向钢筋做均压环时,幕墙位于均压环处的锚筋必须与均压环处梁的纵向钢筋连通;设均压环位置的幕墙立柱必须与均压环连通,该位置处幕墙横梁必须与幕墙立柱连通;未设均压环处的立柱必须与固定在设均压环楼层的立柱连通。

5、结束语   玻璃幕墙工程施工质量与原材料质量施工过程的质量以及节点构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工程施工中只有加强以上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幕墙工程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139—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