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姑娘,你在慌什么] 《中国姑娘》书

听说Helen拿到耶鲁大学的奖学金,我极为震动。

她是我的老师,教了我一年的计算机编程,今年40岁。

这样的年龄和身份再去读书,在我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相信她是发掘了自己的新兴趣,做出了人生的新选择。

我的室友也是东欧女人,一年前就听说她要转博士

前段时间我问她,她说还要再修一年的研究生课程,打好基础,反正不着急。

她是1984年的天秤座,这个年龄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好像不上不下。

可她完全不急不慌,笃定地念着书。

我认识的中国女生好像很少有这样的底气。

从小爸爸就一直在跟我说,要一鼓作气,马不停蹄。

那时我才念小学,他跟我说如果大学毕业直接读博士,比3年硕士3年博士还能节省一年时间。

我的确走得步步跟进,于是遇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互相念叨,机会先到先得,竞争的就是时间,要抓紧毕业抓紧赚钱抓紧结婚

这样好像也没什么错。

只是在看见别人的悠然态度时会有一点儿疑惑,为什么我们拥有不了这样的洒脱?抓紧抓紧,念着这两个字,手都会不自觉地握成拳头,眉角也轻轻地皱起来。

可是谁说女人结婚生子以后就很难再有机会实现事业上的突破?谁说一定要在当妈妈之前把该念的学位都念完?谁说一定要有了事业才可以放心相爱自由结婚?谁说女生必须在30岁以前把自己嫁掉?   我分明看到了另外的可能。

Helen18岁就生下第一个孩子,结过两次婚,学业并没有落下,事业发展得也算合意。

她的人生轨迹和我们预设的完全不一样,可是难道不好吗?   我的同学,很多是拖家带口的。

他们并不像我从前以为的那样,会因为家庭琐事的烦扰而影响功课。

相反,我想,有了家室的人,更加成熟、更有自控力。

走得太急,未必会走得最好最远最稳当。

所以何妨在很年轻的时候生下聪明漂亮的小孩儿,然后和儿女一起成长?所以何妨在最心无旁骛的时候一心学习把自己好好武装?所以何妨在青春澎湃的时候抛下名利担忧去某一些偏僻的地方奉献力量?所以何妨一个人环游世界不去理会别人怎么想?   喘一口气,做自己,怎样都可以。

我不担心书念到尽头会是人老珠黄。

花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意义,等与不等,并无分别。

我愿生命是一个从容的过程,宁静相待,了然欢欣。

(摘自作者的博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