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_2018年高中语文文言文8个虚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义词汇但有语法义或功能义词。

具有必须依附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特。

乃。

⑴是就。

例①乃取葫芦置地。

②乃入见。

③陈涉乃立王张楚。

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案!乃罢会。

⑤良乃入具告沛公。

⑥怀王乃悉发国兵。

⑵才这才。

例①虽理想派作亦先有所乃增损而润色。

(乃然才。

)②设九宾廷臣乃敢上璧。

③悉使蠃兵草填骑乃得。

④我至军公乃入。

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句妙。

⑶却。

例①丞相非梦君乃梦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强步。

③今君乃亡赵走燕。

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是。

例①视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以其乃华山阳名也。

(乃说这里有思)④若事不济乃天也。

⑤诸葛亮真乃神人。

⑥路旁歧东上乃昔所至者。

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⑧谓狱语乃亲得史公云。

⑨是乃仁术也。

⑸竟然。

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

⑹他。

例是芋视乃妇也。

⑺乃至甚至。

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乃说竟然。

)。

⑻可是。

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双备年裹物用。

②夫仆俱阴险行余亦停弗上;乃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乃说只是表示轻微折。

)。

⑼而又。

例莫不音合《桑林》舞乃《首》会。

⑽这样。

例夫我乃行。

[]你你。

例尔其无忘乃父志

其。

⑴用作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他、她、它(们)。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

(其他。

)②恐前受其敌。

(其它们。

)③其夫呓语。

(其她。

)④吾有卿名而无其实。

(其它)⑤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他们。

)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样妆饰。

(他她们。

)。

⑵其其。

例①蜀鄙有二僧其贫其富。

②乱石择其二扣。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二。

⑶活用作人称。

相当我()、己()。

例①并其名。

②舍其轩。

③既其出。

(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其我)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

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⑧遂前其足。

⑨庐陵天祥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三人称相当他、她、它(们)。

例①妻跪问其故。

?②念悲其远也。

(其她)③向其先表可导也。

(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

(其她们)⑤成以其劣。

(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其它们)。

⑸句表示反问语气相当难道、怎么。

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②其孰能讥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其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那类词。

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

(其那。

)②怀其璧。

(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义项指其那。

)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尽心犹不死。

(其说如。

)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将)⑥必有其实。

(其那样。

)。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表示近指相当这类词。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其这种)②今存其不忍废。

(其这)③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其这种。

、其义连用。

)。

⑼句表示祈使语气相当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里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眼成人。

汝其善抚。

(其可要。

表示期望。

)③攻不克围不继吾其还也。

(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志!(其可定。

这里有命令味。

)。

⑽句表示揣测语气相当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①其桓叔以下嘉吾子赐。

②圣人所以圣愚人所以愚其皆出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如。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卑则心不若余专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

且。

⑴暂且姑且。

例①你两且这里等洒打死了那厮便!②存者且偷生。

③这你且收着。

④别君兮何还?⑤卿但暂还吾今且报府。

⑥誓不相隔卿且暂还。

⑵将将要。

例①以且噬己也。

②今且九十。

③久居祸且及汝。

④不出火且尽。

⑤且奈何。

⑥若属皆且所虏。

⑦民且狼顾。

⑧旦暮且下。

⑨人且死见鬼宜见数千万。

⑩旦夕且死。

()君知其必且西奔。

⑶而且并且。

例①且人患志不立。

②余悲且曰。

③且以譬故逆强秦欢不可。

④肃宣权旨。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且问备曰。

⑤且北方人不习水战。

(且说况且。

)⑥且将军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⑦彼所将国人不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⑧且立石其墓门。

⑨且矫诏纷出。

⑩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际。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且使遽告郑。

⑷况且再说。

例①且焉置土石?(且说而且。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名耳。

③且秦强而赵弱。

④且相如素贱人。

⑤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⑦且吾不以眚掩德。

⑸尚且还。

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连接两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①而向香且甘者非调和有异、位移人也。

②河水清且涟漪。

③示赵弱且怯也。

④三军既惑且疑。

⑤磐石方且厚。

⑥四体康且直。

⑺夫句首助词。

例且庸人尚羞况将相乎!

连接两动词表示并列关系面面;边边。

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山谷者。

②无有不而拜且泣者。

⑼如。

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⑽还有那末。

例闻姊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慢着常含阻止。

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

②且住你听我说!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首!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是更进步议论。

例⑴且夫天下非弱也。

⑵且夫天下固有外患也。

「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休关西卒。

若。

⑴如假如。

例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

②若止印三二简易。

③若无兴德言则责攸、允等慢以彰其咎。

④若据而有帝王也。

⑤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则宜抚安与结盟。

⑥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⑦若能以吴越众与国抗衡不如早与绝。

⑧若事不济乃天也。

⑨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采。

⑩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⑵像像。

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

②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细若蚊足。

④仿佛若有光。

⑤视其则干若败絮。

⑥貌若甚戚者。

⑦唐雌对曰否非若是也。

⑧色扬扬若矜诩。

⑨形若土狗。

⑩呆若木鸡。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

(3)若是其甚与?()其若是孰有御。

⑶你()你们()。

例①若所市人者。

②若毒乎?③更若役何富贵也。

④若佣耕何富贵。

⑤若翁廉。

(若你们)⑥若何生我?⑦若入前寿。

⑧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

)⑨予我千金吾生若。

(若你们)⑩若素名勇。

⑷如这样。

例以若所若所欲。

⑸至。

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如这样。

例①何以绘败状令人丧气若?②剑若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段话开头、引起论述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思。

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有数从容不迫。

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

例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约计词相当几许、多少。

例车若干递送夫。

而。

表示关系相当然而、可是、却。

例。

①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

④青取蓝而青蓝。

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心词相当着、地等或不译

例。

①丝而累以至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岁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如、假使。

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瞻予马首可也。

表示并列相当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①敏而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野产异蛇黑质而白。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表示承递关系相当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地拔剑撞而破。

④灭滑而还。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