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医韩药

【关键词】 韩医韩药韩国中医药学;历史。

韩国专业招聘期刊《职业杂志》发表的一项“2010年最有前景的10种职业”的调查显示,“韩医”被选为最有前景的职业韩国人最希望从事的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韩国人对“韩医”的功效更加重视。   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经过调查和研究统计,韩国西医和中医的医生比例约为6∶1,目前韩国有正规全日制韩医大学11所,开设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教育。韩医大学皆为6年制,具有较高的规范化程度。学生通过6年学习取得医学士资格后可参加韩医师资格考试,其中以庆熙大学和圆光大学的“韩医学”专业最为有名;韩国将传统医学教育纳入正规大学教育,1948年开设了东洋大学馆举办东医学教育。1951年韩医学获得合法地位后,原东洋大学馆升级为汉医科大学,1964年并入韩国庆熙大学;1966年,汉医学科研究生院成立,1974年开办博士班。由于设立“韩医”专业的韩国大学数目不多、学习周期长、学习过程较难,所以“韩医”在韩国供不应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留学到中国学习中医。目前在中国大学学习中医韩国学生已超过二千多人,并以每年10%速度剧增。   90年代以来,韩国中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韩国重视特色药材的加工与生产,采取以拳头产品出口,以名牌高价取胜的战略,如积极发展高丽参的栽培与加工,产品种类多,生产及管理规范。韩国中国药材的需求量很大,是中国主要的药材出口国之一。目前,韩国国民医疗支出里15%是中药的开销,这一比例仅次于中国。1994年8月韩国政府资助的东医研究所,开始了药物的临床验证和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控制。1998—2010年期间政府斥资1.6亿美元用于药物的研究与开发。1600种东药中有514种列为法定药物(130种收录药典、384种列为部颁),1998年5月1日起全面开展标准化研究。2004年韩国高丽参出口额超过3.5亿美元。与中国中药原料种植相比,其操作规范,标准严格,且包装宣传到位。相同等级的参类产品单价是中国的25倍。   韩国现有20余所韩医院,3000多间韩医诊所。韩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韩医院多为韩医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科研等工作。由于越来越多的韩国国民喜欢中医,很多在中国学习中医后归国的学生们在韩国成立了许多中医医药学术组织和行业组织。它们在协助政府管理,开展学术交流,普及韩医药知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大韩韩医师学会、大韩韩药学会等。韩国韩医药界与中国中医药界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近年来,韩国陆续编纂刊行了大量中国中医学书籍。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