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持经济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特点适时适当地实行了干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在最近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政府提出了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开展经济工作的立足点。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情况,然后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发展趋向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简述。

1、1979年—1981年的第一次宏观调控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经济过热问题随之而来。经济过热表现一是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11.7%。(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经济增长率见以下图表)。二是1980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达到之前二十年来的最大涨幅6%。三是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投资过热,货币发行过多,形成大量财政赤字。当时的调控主要措施有:注意综合平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停建、缓建一批项目,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防止急躁冒进;加强物价管理,制止乱涨价;下放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利办更多的事情。通过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在1981年回落到5.2%。

2、1985年—1986年的宏观调控

1985年到1986年宏观调控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和向城市推进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进行的。1984年下半年对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管理不严,货币发行超量,信贷增长过猛和工资奖金增长过快,致使银行信贷和消费基金急剧增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由于供求关系的紧张和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以及受乱涨价这一问题的影响,价格问题凸显。国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坚持制止乱涨价,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防止高通货膨胀状态发生。由于1985年和1986年的宏观调控没有到位,虽然1987年形势有所缓和,但是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潜伏着进一步经济过热的趋势,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3、1988年—***年的宏观调控

这一时期的经济过热表现在1987年、1988年经济增长率分别达11.6%和11.3%,1988年物价涨幅达18.5%;货币供给、贷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过高增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针对当时情况,政府推行了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手段,紧缩财政和信贷,压缩社会总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整顿经济秩序,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较大幅度地迅速回落。但是此次宏观调控“一刀切”的现象比较严重,1990年初开始出现了“硬着陆”的迹象。市场销售疲软,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流通不畅,并且停产企业的增加又导致待业人数增多,居民生活困难等问题。

4、1993年—1996年的宏观调控

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集资热、股票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过热行为;出现了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的“四高”现象:出现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的状况并且整个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的问题。1993年6月,国家果断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之16条措施,采取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顿金融秩序和流通环节,控制投资规模,加强价格监督等。到1996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到1998年,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成功实现“软着陆”。

5、1998年—2002年的宏观调控

1997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下,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国内市场供求格局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内需扩大受阻,物价急剧回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针对通货紧缩,国家采取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明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新的立足点。从1998年起,我国连续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社会总需求;辅之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假日经济等措施刺激消费,努力启动国内市场。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投资资本逐渐活跃,对外贸易出口增加,我国经济逐步走出通缩,增长速度稳步上升并呈现强劲势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