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

【关键词】 口蹄疫流行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旅游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给牧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可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遭受惨重损失。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美元,口蹄疫暴发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声誉和经济发展,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病毒还可发生变异,也给防控和消灭口蹄疫带来困难。进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规律、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防制措施等对该病的控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1 口蹄疫流行状况。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溃、鹅口疮。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其列为18种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以病毒为载体,传播速度快,途径广,易感畜几乎100%发病,死亡率虽然只有2%~3%,但除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患病期间和患病后其肉、奶产量下降及种用价值丧失也可造成较大损失。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之后时有暴发流行,且多在冬春季节,夏季很少。最近几年,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广,欧、亚、非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口蹄疫的重灾区〔1〕。1999年全世界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口蹄疫。2000年韩、俄、蒙、日、南非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均发生口蹄疫。2001年,口蹄疫在英国卷土重来,并在欧洲广泛蔓延,给英国造成约9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口蹄疫的老疫区,建国前的半个世纪口蹄疫总的流行情况是农区少发,牧区多发,没有停止过,有时是大流行。建国后口蹄疫曾发生4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口蹄疫暴发流行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2 病原和传播方式。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该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单股DNA病毒,等面体对称,无包囊,是最早发现的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病毒。分为7个主型: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中以O型和A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各型产生相似的症状,仅仅在实验室能够将其区分。型间不能交互免疫,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离株的抗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各型内又可分为多个亚型,目前已鉴定的亚型有65个〔2〕。病畜发热期,其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气体均带有病毒,以后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疱和淋巴液中。病愈康复的动物可长时间携带病毒口蹄疫病毒毒力很强,新鲜水疱液经500倍至50万倍稀释接种易感动物仍可致其发病。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寒冷;但怕酸、碱、热,加热85?℃以上100?min即可杀灭。口蹄疫病毒可通过接触、空气、食物等途径进入易感畜损伤的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而引起发病。主要易感对象是猪、牛等大型偶蹄兽类,鼠和家兔也是高发种群。人因接触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误食病畜的奶、肉也可感染,但很少见到典型病例,且目前从人身上分离得到的病毒株多为O型,其次是C型。此外,人可把病毒传染给畜类,而人与人之间极少相互传染。这一点不同于猪水疱病(SVD),猪水疱病对人有较强的传染性〔3〕。

3 临床表现。

31 动物

猪、牛等感染口蹄疫后,其典型症状是发热和在口腔粘膜、乳房以及蹄部皮肤上出现水疱。病程可呈良性、恶性或并发症性经过。新生幼畜则表现为无鹅口疮性的急性和亚急性心肌炎经过,通常以死亡结局〔4〕。口蹄疫急性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和临床期。潜伏期为几天至半个月不等,通常为2~7?d。潜伏期口蹄疫病毒在侵入部位及体内扩增的阶段。前驱期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和奶产量减少。临床期出现典型的水泡,并逐渐融合破溃,呈鲜红色的糜烂面。此时体温升高,步态紧凑或者跛行,脉搏和呼吸次数剧增,产奶量下降、动物体质变差〔5〕。恶性口蹄疫最重要的是心脏活动遭受破坏,往往最后因心肌衰竭而迅速死亡。口蹄疫的并发症主要是在患部组织上出现细菌性的化脓—坏死过程。病期延长者可出现心脏病、内分泌病(胰腺、肾上腺等疾患)和不育症。

32 人体临床表现。

人体感染口蹄疫后,经过2~18?d的潜伏期,表现为突然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流感〔6〕。2~3?d后,口、咽及指、趾部可出现水疱,愈后不留疤痕。重者可并发胃肠炎、神经炎以及皮肤、肺部的感染。一般病程不超过1周,预后良好。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