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都虎拉山一带地质构造发展史

新疆哈都虎拉山一带地质构造发展史

1哈都虎拉山一带构造格局划分  哈都虎拉山一带位于新疆库尔勒市以北,地处天山兴蒙造山系与塔里木陆块交接带,北为天山兴蒙造山系,南为塔里木陆块,横跨额尔宾山—库米什残余盆地南天山—霍拉山陆缘裂谷、库鲁塔格陆缘地块三个Ⅲ级构造单元。经历了元古代元古亚洲洋、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南天山洋的多次开闭。古大陆边缘和沉积盆地构造类型频繁转换、碰撞期和碰撞后构造变形复杂多样,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  2构造发展史  该区构造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塔里木期、华力西期及燕山喜山期。本区的板块活动要追溯到中元古代时期,其演化特征是围绕古陆边缘洋转化为陆,有规律的向大陆增生。洋盆从发生、发展、消减、消亡、大洋闭合至陆内造山的转化过程。不同的岩浆岩和沉积层均记录了各个时期地质发展重要历史(图1)。  2.1塔里木期  据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太古宙的古陆核在塔里木周边有两处,一是塔里木地块东北缘辛格尔,辛格尔的托格拉克布拉克群的Sm—Nd等时线和模式年龄推测形成于3300—3000Ma以前,为一套太古代TTG岩系。二是阿尔金山北坡的一套片麻岩,麻粒岩和层状紫苏花岗岩组合,测得锆石U—Pb年龄为2460Ma。早元古代该区沉积了兴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地塔格岩群,为一套浅海相的陆源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早元古代末的兴地运动,(大体相当华北地层的中条运动或吕梁运动)表现为兴地塔格岩群与其上的杨吉布拉克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兴地运动使早元古代地层普遍发生强烈的变形。同时由于当时仍处于活动性较强的状态,地幔上升的热流较高,因此早元古代地层普遍遭受了中低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混合岩化比较强烈,没有明显的变质中心,地壳热流普遍较高,变质具有面型特征,变质程度比较均匀,这反映了早元古代晚期虽已形成面积较大的原始陆壳,但厚度较小,分异度较低,与中古元古代地层比较,变质和变形程度都要高得多,在兴地塔格岩群中大规模混合质石英闪长岩云英闪长岩类,为深熔型花岗岩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长城纪蓟县纪,塔里木古陆核初步形成。长城纪时期该区沉积了杨吉布拉克群,为一套浅海相的陆源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变质程度达低角闪岩相至高绿片岩相。长城纪末,褶皱运动该区表现为大量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的侵入。现在已变质成角闪斜长片麻岩,石英角闪斜长片麻岩。  蓟县青白口纪该区地层没有出露。青白口纪末的褶皱运动,是一次划时代构造运动塔里木运动,在该区表现为大量的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的侵入。从此统一的古塔里木板块最终形成。  2.2加里东华力西期  震旦纪至石炭纪,古塔里木板块历经稳定活动稳定的板块开合运动,大约在中奥陶世古塔里木板块裂解形成了额尔宾山—库米什残余盆地南天山—霍拉山陆缘裂谷、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至晚石炭世板块再次闭合。  石炭纪早期、受塔里木板块南天山洋微板块俯冲影响,该区地处俯冲带岛弧区偏大陆一侧的拉张弧盆环境,沉积盆地的性质转变为前陆盆地,早石炭纪晚期,发生伊犁运动板块运动主要表现在塔里木板块向北运移和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向南碰撞,在那拉提山产对接碰撞,形成了著名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  石炭纪晚期,大陆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该区沉积一套浅海台盆相沉积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石炭纪末,由于塔里木板块与北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之间碰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向南部塔里木板块之下下插,造成地壳抬升,海水退出该区。同时大量花岗岩侵入形成霍拉山岩体。这次运动使该区在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处于剥蚀区。二叠纪该区处于挤压造山,沿大断裂走滑带侵入大量的同碰撞花岗岩。三叠纪该区处于挤压造山之后的应力松驰时期,地壳相对稳定,受印支运动影响微弱。  2.3燕山喜山期  侏罗纪,受燕山运动影响,该区主要表现为不同方向的断裂作用,早期构造单元边界断裂继续活动,走滑拉张形成坳陷盆地(焉耆盆地),沉积了一套河湖—沼泽相的含煤和油页岩的碎屑岩,该时期是一重要的成煤期。  3小结  (1)统一的古塔里木板块形成于青白口纪末的塔里木运动。震旦系是他们的第一个地台盖层。  (2)裂谷系的产生,是古地台破裂拉张的结果。南天山—霍拉山陆缘裂谷石炭纪早世开始,其展布具有方向性,呈北西西向,总体呈东西向,在库尔勒市塔什店镇附近尖灭。  (3)盆地裂谷演化表现为多旋回性。褶皱隆起,大规模花岗岩侵入,磨拉石建造的出现和区域的角度不整合等是构造挤压聚合的主要标志;海进序列沉积作用的加强,中性火山岩的喷发是拉张裂谷的主要标志。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