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质量在医学中的运用浅析

【摘要】 目前,医学各领域都将生存质量作为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研究其在中西医学中的运用,证明若将生存质量与中医药的疗效结合起来,则能更好地为中医药疗效的评价带来更客观的指标。

【关键词】 生存质量;恶性肿瘤;中医药学。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通常简称为QOL。现在,医学各领域都将生存质量作为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出现,学者专家们可以使各种疾病和病理状态得以改善,这些治疗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预防疾病和治愈疾病。而随着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逐年增加,生存质量与临床的关系也日渐密切,并逐渐被广泛使用于指导肿瘤临床的预防和治疗

1 生存质量定义、构成及测定。

生存质量的定义多种多样,WHO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该定义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生存质量研究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1)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有无限制、休息与睡眠是否正常等;(2)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智力、情绪、紧张刺激等;(3)社会健康状况:包括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家庭关系、社会地位等;(4)精神健康状况:包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等。生存质量研究还在发展,其概念及构成并未完全达成共识,这也为我们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发挥余地。生存质量的测定主要是量表测定,评价生存质量首先要有量表。到目前为止大大小小的量表不下数百种,其适用对象、范围、特点各异。目前我国也在引进及修订国外量表为我所用,同时制定自己的新量表

2 生存质量在现代医学中的运用。

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关注,是与近年来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的。在整个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医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旧的“生物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学角度认识人体的宏观、微观结构,认识人体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改变,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疾病单用生物治疗往往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认为,疾病是人的心理、生理和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体系中所有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这种医学模式指导下,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也由治疗“人的病”转变为治疗“患病的人”,重视生活的质量就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

生存质量评价量表主要有三类:普适性量表(generic scale),疾病专用量表(disease—specific scale),领域量表(domain—specific scale)。

2.1 普适性量表(generic scale) 普适性量表的测试对象是一般人群和多种疾病群体。其优点是可以了解疾病健康状况的整体影响,允许在不同疾病之间比较。并可以测出预期之外的信息。它最大的不便是未包含所有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RQOL)项目,而这一点对于某些特殊的病人却很重要,如艾滋病和肿瘤患者。它包括20世纪60~70年代的GHQ、NHP、MHIQ以及80年代初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开始研制开发的MOSSF—36和目前正在进行的WHOQOL—100等量表,主要用于一般人群的生存质量评定。

2.2 疾病专用量表(disease—specific scale) 疾病特异性量表是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实际情况而设计,测试对象是特定疾病群体。其优点是能反映特定疾病比较重要的方面,能抓住自然病程或治疗中较小但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变化,反应度比较好。缺点是不能在不同疾病之间进行比较,仅限于一定疾病群体和干预措施。此类量表有时过于敏感,测量到的细微生存质量改变在临床上可能没有意义。其中较著名的如1980年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制定的癌症生存质量量表(QLQ),健康调查量表(MOS—HIV),关节炎影响测量量表(AIMS),QOL—C3O,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慢性呼吸性疾病问卷(CRDQ),糖尿病健康问卷1/2(DHP),BASIS—32(精神疾病),QILIE—32(癫癎病的生命质量),成人Asthma问卷,FLIC量表,QLI量表等。

2.3 领域量表(domain—specific scale) 领域量表是用于测量生存质量构成各领域的专表。领域量表研究某一领域是比较方便,但其测定结果不能说明总的生存质量状况。它在估计QALY和成本效益分析时很有帮助。常用量表有:日常生活独立活动指标(ADL),侧重于疾病症状的治疗副作用评价的RCSL量表,侧重于行为表现功能评定的KPS量表,精神状况指标,Barthel指标,总健康评价指标(GHRI),Frenehay活动指标(用于中风)[1]。

近年来生存质量在我国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柳昕等[2]对我国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进行了评价。林丽[3]评价并分析矽肺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谢敏明等[4]对不同的外科手术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进行了对照研究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尤其突出,因而近年来备受医学界、伦理学界的关注。肿瘤患者在确诊、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心理打击、肿瘤折磨及治疗带来的痛苦,生活质量往往会严重下降。有人指出:肿瘤是自身长期慢性的产物,其组织内部及机体之间存在某些平衡,过度的治疗可以打破这种平衡;有效的治疗不一定让癌细胞完全消失;机体对治疗的反应性对癌症疗效至关重要,由它来决定患者的最后命运,手术、放化疗既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生活质量,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基于以上认识,对于肿瘤患者治疗,应以包括手术、放化疗、免疫、中医药、心理、康复等多种方法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疗效的评价肿瘤局部缓解率,也应关注生活质量肿瘤稳定期。中国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提出“近期的目标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足可见对维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视。陈磊等[5]使用自编调查表,采用自评和访谈的方法,对安徽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118例参加医疗保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姚玉蓉[6]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核心问卷,对55例癌症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别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时收集患者生存质量资料,以此来描述癌症患者术后1年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变化。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