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感染的合理用药

作者:任丽洁,徐玉娥,代少杰。

【摘要】 口腔感染可由单一病菌引起,也可由几种致病菌引起。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应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用,不能滥用。

【关键词】 口腔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口腔感染可由单一病菌引起,也可由几种致病菌引起,根据病原菌的不同,通常将口腔感染分为化脓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以化脓性感染更为多见。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提高,在口腔化脓性感染病灶中,发现厌氧菌与需氧菌感染同时存在,特别是感染后期,厌氧菌数量大增。所以,治疗口腔感染,合理运用药物十分重要。

1 合理选用抗生素

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应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用,不能滥用。在临床用药时,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用药途径可口服,也可肌肉注射,病情较重者可静脉滴注,单一抗生素使用疗效不佳,可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避免不合理的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和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二重感染口腔颔面部化脓性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并常伴有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混合感染。若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并根据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合理选用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类、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若合并厌氧菌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可加用灭滴灵、替硝唑或奥硝唑。甲硝唑为第一代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因其毒副作用大,已渐渐被替硝唑所替代,替硝唑为第二代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其片剂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一般2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清除半衰期为12~14h,其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感染引起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奥硝唑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容易经胃肠道吸收,1.5g单剂量口服用药在2h内就达到约30μg/ml的最大浓度,24h后降到9μg/ml, 48h后降到2.5μg/ml, 奥硝唑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h,而毒副作用较低,由于其价格比替硝唑与甲硝唑要高,故临床上不如替硝唑常用。

2005~2006年,随机调查来院就诊的智齿冠周炎患者160例(均为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或炎症扩散趋势者)就诊前未服过任何药物,其中21例服用灭滴灵0.6g,每天3次,连服5天,96例服用替硝唑0.5g, 每天2次,连服5天,43例服用奥硝唑0.5g,每天2次,连服5天,三种药物均为饭后30min服用,经过分析收集患者反馈信息,结果得出奥硝唑治愈率最高为83.5%,替硝唑与甲硝唑依次为81.2%,70%。而毒副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由此,经过临床实践得出,对于轻者智齿冠周炎,可口服硝唑(或替硝唑)片0.5g,bid,连服5天,必要时可延长服用天数,若急性或重症者,可静滴替硝唑注射液,必要时加入林可霉素。若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在口腔洁治后,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可加用康齿宁乳膏或雅皓乳膏,早晚按摩牙龈3~5min,轻者早晚刷牙,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所以,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在治疗智齿冠周炎、牙龈炎、牙周炎等方面,疗效要好于其他药物。但12岁以下儿童,禁止静脉注射替硝唑,成人用药时,应禁酒,有少数过敏反应者,应停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