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6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柴连建中汤”配合内服西药消化性溃疡治疗作用。方法 将160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果胶铋、吗叮啉治疗治疗组160例,在雷尼替丁果胶铋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协同作用。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治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10%左右),且难治愈,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自拟“柴连建中汤”随症加减,联合果胶铋、雷尼替丁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160例疗效满意,并设对照组80例,单纯口服西药治疗作比较,两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240例,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消化性溃疡并同时作幽门螺旋杆菌培养为阳性,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0例,男86例,女74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十二指肠溃疡82例,胃溃疡70例,复合溃疡8例。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6~72岁,平均45岁,胃溃疡3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复合溃疡12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院校《内科学》教材消化性溃疡章节; 中医诊断标准按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有胃部明显出血、穿孔、幽门梗阻者不列入观察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基本方药:党参30g、柴胡15g 、茯苓18g、白术15g、黄连6g、白蔻10g、白芍30g、甘草6g、枳壳15g、木香10g。随症加减:胃脘嘈杂、灼热而痛者,加蒲公英30g、竹茹15g;恶心吐酸水者,加乌贼骨15g、瓦楞子15g、法半夏15g;腹胀者,加厚朴15g、炒莱菔子15g;嗳气频频者,加苏叶、藿梗各15g;便秘者,加火麻仁、薏苡仁各30g;舌质红苔黄腻者,加滑石30g、茵陈20g;舌质淡偏气虚者,加黄芪30g;胃脘冷痛,喜热饮者,加九香虫10g、干姜10g;食少纳呆者,加山楂15g、建曲15g;舌质有瘀斑者,加桃仁10g或三七10g为末吞服。常规日煎1剂,3次分服。同时配合西药果胶胶囊100mg,口服,每日3次,雷尼替丁胶囊0.15g,睡前服1次。

2.2 对照组 采用纯西药口服雷尼替丁胶囊0.15g,早、晚各1次,睡前加服0.15g;果胶胶囊100mg,口服,每日3次,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日3次,甲硝唑片0.2g,饭后服,每日3次,吗丁啉片10mg,饭前服,每日3次,连续2周后停服。

以上两组均嘱患者注意调情志,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调节饮食,忌辛辣烟酒刺激之物,强调起居有常,劳逸有度。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3 观察项目 (1)临床疗效;(2)治疗前后溃疡变化。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指导原则》拟定。临床治愈: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主要症状消失;有效:溃疡病灶缩小50%以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溃疡病灶缩小不及50%,自觉症状无改善。

3.2 疗效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