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另类角度写新闻_学写新闻报道

人的个性,有强弱之分。

强者,往往不具备从众心理。

他们看事物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辩证的眼光、特殊的角度去得出独到的见解。

这种见解最终往往会被实践所肯定、被大众所认同。

弱者则相反。

他们只会看到事物的表面,别人怎么说他就跟着怎么说,即便是错了,他们也会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新闻也是同样。

凡是个性强的记者,很容易出佳作、出精品。

读一下中外知名记者的作品,不论在形式上还是笔法上无不渗透着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如果按规矩从发生、发展再到后来的结果去写,可以让你挑不出毛病,但那样写出来的只能是一件很平常的作品

如果用另类的目光看事件,用另类的思路选角度,用另类的笔法写新闻,就很容易创作出充满个性化色彩的精品来。

这里所谈的“另类”不是一味去否定新闻写作的一般性原则,而是提倡创新,尽可能避免死搬教条。

只有不断创新,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永恒的价值。

从事新闻工作30余年来,笔者通过向新闻界前辈们学习,在坚持创作个性化上也总结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希望拿出来与同行们共勉。

谈到创作个性化”,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时写的一篇作文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笔者在公社初中上学,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出了个题目《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让大家做作文

全年级5个班的同学写的几乎都是某一天参加集体劳动的场面。

唯有笔者不同,笔者写的是在一个星期天向老农学习锄地的情景,写到老农是如何手把手教的,自己怎样由不会到会,学会后心情是如何高兴,等等。

并把这篇作文的题目定为《我为什么不会锄地?――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把老师的命题当做了副题。

由于文风独特,角度新颖,这篇作文获得了最高分,并且作为范文在各班宣讲。

十几岁时一篇普通的作文笔者后来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以及在创作个性化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75年左右,媒体上大肆宣传要实现农业机械化。

各种机械设备陆续走进农村。

作为业余通讯员,笔者当时就打算写一篇这一题材的报道。

怎样写呢?角度是多方面的,如:可反映本地机械化水平,也可反映各行各业支持农村实现机械化等,然而如果从这些角度写,不一定有多大价值,因此,笔者就查找分析了本地优势,决定从“农机维修”这个角度下笔,写成了一篇《生产队成立农机维修组,充分发挥现有农机作用》的消息,很快被《河南科技报》采用。

这篇稿件成了笔者从业以来第一篇上省报的作品

内容虽说一般,但反映出了怎样去解决当时农村普遍存在的“没有农机农机,有了农机愁修理”的矛盾,有着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后来笔者又以同样的题材写了《农机门诊好红火》、《农机具的好医生》等稿件,均被《河南日报》采用。

角度关系到一件新闻作品的产生,而角度是否能体现个性化则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如果抓起一个角度就盲目下笔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应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摆在你面前的新闻事件。

有些人不愿意动脑子,仅仅依靠模仿别人去写作,虽说在业务上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水平只能算一般。

只有在创作敢于打破常规,用超前的意识,出众的笔法,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引人注目。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会上开始盛行订阅报刊、理论书籍的风气,除了党报党刊之外,各行各业的报纸、期刊都是一级一级下达订阅任务,完不成任务轻者受批评,重者取消评先、评奖、晋级资格,使得有些单位只好硬着头皮破财免“灾”。

书报订得多了,利用率到底有多高、学习情况又如何呢?当时一般人心里都非常清楚。

这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摊派风,使当时本来就紧张的纸张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不少干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但如何向上反映呢?你能写“书报多了没人看”?不行。

你们的学习制度哪里去了?你能写某某单位“顶住压力抵制书报摊派风”?也不行。

那不是给上边的精神唱反调吗?你能写“专业报刊多、滥、差,应加以整顿”?更不行。

在当时的形势下谁听你的?……要写这个题材,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儿。

写轻了没多大价值,写重了难免得罪人、背黑锅。

面对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当时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调查访问的材料,把“角度”放在了另一个地方――废品收购站。

笔者和同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调查走访了县城里8处废品收购站,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发现在每个收购站里都能找到当年才发行下来的书籍、期刊和前几天的报纸。

有领导人文集、学习辅导材料和其他一些政治读本。

废品站里为什么有新书新报?这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报刊和书籍订阅得多,利用率低这种社会现象吗?主意拿定后,一夜之间稿件就出来了。

经县委宣传部领导审阅后发了出去。

不久,除省一级媒体播发外,还被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人民日报》分别发表,在省、市、县引起了高度重视,并为后来全省整顿专业报刊市场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

角度”在新闻作品中的作用非同小可,选准、选对了就意味着成功,选偏、选错了将导致失败。

2003年以前,河南省还没有大规模推行殡葬改革,而山东已早于河南推行了改革。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山东搭界的几个乡镇普遍存在着一个怪现象:村里明明没死人,农田里却出现了新坟头。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是山东那边儿的人死后为躲避火化偷偷埋在了河南。

因此笔者把“偷死”、“偷埋”与“偷生”联系了起来,并从《超生游击队》这个小品名字上得到了灵感。

于是广播评论《警惕死魂游击队》很快脱稿,既反映了这个事件的现象,又揭露出事件的本质,不仅用了作者本人的议论,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采访对象的谈话录音,使作品显得十分完整。

这件作品不仅引起了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还被评为2003年度全市好新闻一等奖。

坚持新闻创作个性化的原则,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敢于天下“鲜”、敢于探索、敢于出新。

在遵守新闻创作基本原则的同时,要尽力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来,千万不要死搬教条,一概模仿。

(作者单位:清丰县广播电视局)   编校:赵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