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刘新涛,荆素卿,吕银杰。

【关键词】 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鼻息肉[1]为一种常见病。是由于鼻腔和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受重力作用而逐渐下垂所形成的肿物,非真性肿瘤。可分为水肿型、纤维型、血管型、囊肿型等,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筛窦、中鼻游离缘、中鼻道内之钩突、筛泡和上颌窦窦口等处。可分单个或多个,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鼻腔患者张口呼吸、口干、口臭、咽干、嗅觉减退或消失,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临床上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自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鼻息肉患者57例,男37例,女20例。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全部病愈出院,无一例发生感染。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生化八项;心电图、胸部透视等检查。手术前一日晚嘱患者洗澡,剪双侧鼻毛,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术野,男患者剃胡须。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防止感染;术前30 min口服鲁米那90 mg,全麻患者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 mg,起到抑制唾液腺分泌的作用。

2.1.2 术前护理 鼻息肉患者手术治愈期望很高,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感,害怕术后疼痛,又担心术后效果差,因此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失眠,老年患者常有高血压的现象,所以从患者入院到术前准备,护士应充分信任,细心收集患者资料,做好护理评估,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讲解有关注意事项及相关疾病知识、手术方法等,鼓励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2.2 术后护理 局部麻醉患者采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使鼻腔渗血和分泌物排出,防止发生误吸,产生危险,减少感染几率。

2.3 药物护理 (1)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一般5~7天。(2)滴鼻剂的应用:患者鼻腔内的膨胀海绵或油纱条通常于术后24~48 h后取出,取出后即可点药,初期应用呋喃西林滴鼻液点鼻,可收缩鼻腔,起到通气的目的;后期鼻腔通气后可停呋喃西林滴鼻液,遵医嘱给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和0.25%氯霉素滴鼻,起到消炎和润滑鼻腔防止结痂的作用,以避免出血,也可应用喷雾剂,如:达芬霖,可防止过敏症状。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