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单管尿激酶注入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0例分析

【关键词】 激酶。

慢性硬膜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普遍采用钻孔冲洗引流的方法,但有诸多弊端。我院自1998年起采用钻孔单管尿激酶注入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血肿5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27~81岁,平均(58.56±3.04)岁;病因:有明确外伤史40例,无明确外伤史10例;有高血压者8例。主要症状及体征:不同程度头痛42例,一侧肌力减退39例,反应迟钝、表情淡漠19例,浅昏迷伴双侧瞳孔不等大2例。血肿部位血肿量:额颞顶28例,额颞9例,额顶5例,额叶4例,颞叶2例,顶叶2例;血肿量90~180ml(按CT片田氏公式计算),平均154ml;中线结构移位10~30mm,平均17.6mm。

1.2 治疗方法 根据CT显示的血肿部位及大小在头皮相应部位标记血肿投影,于血肿边缘内4cm处,用直径5mm颅锥锥颅,锥孔斜向血肿前方,并刺破硬脑膜,陈旧性血液即流出,沿创道导入直径4mm硅胶管,缝合头皮固定引流管,用塑料袋床旁引流。术后采用头低脚高位(15°~30°);大量补液3000~4000ml,其中盐水1000~1500ml,糖盐水2000~2500ml,以利脑组织复位。

1.3 尿激酶用法 用尿激酶前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冲洗液为淡红色,给予生理盐水10ml+尿激酶1万u引流管注入,夹闭2h后放开。如引流液为暗红色,且有陈旧小血块和(或)纤维样降解产物,每12h用尿激酶1次;如引流液为浅黄色、清亮、无沉淀物,则观察24h,引流量不多(一般<20ml/24h),复查CT,脑组织复位良好,拔除引流管。

2 结果。

2.1 预后 本组5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拔除穿刺针前复查头颅CT,其中38例达到痊愈,即血肿腔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血肿腔基本消失,1例血肿腔残留少量硬膜下积液,随访1~2个月再次复查CT血肿腔完全消失。全组无复发。   2.2 并发症 本组无一例死亡,无继发性脑损伤、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等发生。其中有1例在穿刺部位处出现少量硬膜血肿

0 次访问